【01觀點】葉劉輸得磊落 得失皆只一念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曾一度被外界視為2017行政長官選舉「黑馬」的葉劉淑儀,於周三(3月1日)下午宣布退出競選,標誌着她第二度挑戰特首寶座失敗。回想去年12月宣布參選當日,她是多麼的自信滿滿、躊躇滿志;今天記者會上,她一直保持微笑,但其眼神、面容皆難掩內心之沉重與失落。縱然如此,77天的選舉工程,對葉劉,甚或對香港而言,是否全無意義?這視乎她如何看待這過程中的得與失。

葉劉淑儀準備了朱古力答謝傳媒連日來採訪她的競選活動。朱古力樽上掛上「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Regina Ip」的心意卡。(林若勤攝)

葉劉言及她對是次選舉工程遠較上屆充足,兩個多月來先後參與超過150場會面、論壇與記招,政綱、宣傳等工作也投放不少心力,最後竟未能取得足夠選委票入閘,認為是「非戰之罪」。她又隱晦表示在現有選舉制度下,參選人有4位,選委卻只有1200人,似乎不大足夠。另外,截至昨天,仍有原先答應支持她的選委反悔,原因為何,她沒有言明。客觀而言,以葉劉之資歷與熱誠,卻落得黯然退選,實是對行政長官選舉制度一大諷刺。

資歷熱誠俱備 退選非戰之罪

撇除政治立場,相信甚少人會對葉劉是否具備擔任行政長官的條件存有疑問。論經驗,葉劉由政務官入仕,為官逾40年,歷任工業署署長、入境事務處處長等要職,最高官至保安局局長,公職經驗毫不遜色。

論忠誠,她是首位過渡特區政府而公開放棄英國護照的首長級官員,回想去年立法會發生的國籍風波,更是高下立見。論承擔,她在2003年推行《基本法》第23條立法工作失敗,激發50萬人上街,但終究遵從問責精神,辭任保安局局長,為她任內的工作承擔責任。

至於論民望,雖然葉劉從來都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人物,並不受泛民主派所歡迎,但她分別在2008、2012及2016年立法會港島區直選勝出,更是2016年地區直選「票后」,歷經3次選舉洗禮,是唯一一位曾經參加過直選的建制派特首參選人,但是建制派竟在今次選戰中如此冷待葉劉,令她落得連150張提名票也未能取得的窘境。這種做法是否公平,相信自有公論。

再思選舉制度 公道自在人心

歷年來皆有意見認為特首選舉是「小圈子選舉」,此說當否,確存有討論空間,但觀乎有此履歷之參選人,竟未能踏進選舉大門,實在值得深思。

葉劉在今天的記招上高舉印有「永不言敗」、「有選未為輸」的展板。誠然,她今後要繼續實現理想,在政場上奮鬥,抑或從此一蹶不振、退隱江湖,就在她一念之間。

葉劉過往雖在立法會地區直選取得「票后」級的選票數量,但在比例代表制下,其爭取支持的對象始終未及全面,接觸面亦有限。然而,透過這次特首選舉工程,她與其他政治立場人士有所交流,可謂是一大突破,某程度上亦稍為改變大眾對其過往的偏執印象。例如她接受政見相異的名嘴陶傑邀請,接受訪問,一改以往強硬態度,就令人刮目相看。

聽得民怨民苦 為民問政議政

此外,她曾與「真普選醫生聯盟」會面,繼而明白為何他們會參與佔中,謂「對我(葉劉)來說是好寶貴的經驗。」她又與民主黨會面,雖然後者在會後表示難以認同其民主理念,不能提名她入閘,但她及後取得一名泛民會計界選委支持,她亦提及有泛民選委表示,若她最後距離入閘只差十數票,屆時願意出手襄助。

葉劉淑儀表示,她日後要在立法會中擔當「開明建制派」角色,在議會內跟進選舉工程中所收集的意見,倘能成事,對香港社會而言確是一件好事。她在立法會仍有數年任期,她領導的新民黨在立會擁有3席,並有二十多位區議員,若憑藉其豐富經驗,加上她在今次選戰中所開拓的新視野,將更多的社會聲音與訴求帶進議會、帶入建制,將有助提升問政議政質量,做到更貼近民意、民情,成為一個站在香港整體利益角度,是其是、非其非,實事求是,而非只懂得作政治計算的建制派。葉劉淑儀選舉工程的勝負雖已成定局,但如何看待箇中得與失,仍在她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