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關成新年禮物 對等、有序是關鍵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香港與內地下月「通關」,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初期會有「人數安排」,並且強調它日後會「按着實際情況靈活調校」,同時又稱整個「通關」步伐應該逐步、有序進行。他希望有關安排最遲在1月15日可以由中央批准後落實,日期晚於內地當局恢復辦理出國或赴港申請與毗鄰香港口岸邊檢快捷通道的1月8日。

由於陸、港「通關」初期將繼續保留配額機制,社會各界對其具體分配數量與資格也有着不同意見。有人認為可以將配額優先分配給打齊三針疫苗人士,有人則強調應該重視經商、家庭團聚及其他緊急需要,甚至還有少數聲音表示懼怕內地疫情擴張來到香港,故此希望當局對內地來港者暫時設置更多限制。

香港與內地料1月通關。港鐵、入境處、海關等部門正部署高鐵西九龍站重啟服務,12月27日所見,不時有工作人員出入。(余俊亮攝)

對內地通關須平等

按照港府現行政策,內地、海外來港者都應該在登機或抵港前24小時內進行抗原快測或48小時內進行核酸檢測,而且抵港以後毋須再作核酸檢測。同時根據內地最新防疫方案,海外來華人員行前48小時仍須進行核酸檢測,但會取消入境後的核酸檢測。因此,唯一餘下的問題就是香港往內地是否需要先作檢測,以及是否能夠同時接受即日快測結果。

此外,儘管港府日前劃一內地與海外來港入境旅客的檢測要求,但兩者在接種疫苗要求上面仍然有別。現時七天內曾逗留海外的抵港人士須接種至少兩針疫苗,但逗留內地、澳門及台灣者則沒有同類要求。再考慮到抵港人士使用的「臨時疫苗通行證」已被取消,近日內地疫情亦變得比個別海外國家嚴重,這種區別應該可以檢討。

由12月29日開始,機場入境人士免除抵港核酸檢測,可以更快步出禁區。(余俊亮攝)

無論最後安排如何,最重要還是確保別重犯類似於過去陸、港之間雙方檢疫標準不均的弊病。畢竟同為「一國」之下,沒有理由從一邊往返另一邊,條件竟然會跟另一邊前來這一邊不同。尤其當下兩邊疫情風險水平實際沒有太大差別,「通關」條件若不能夠對等起來,很有可能還會傳遞錯誤訊息,讓外界理解其中一方正在刻意區隔或傳播病毒。

別忘應對外國限制

另一方面,個別地區近來對於本港開始重新作出旅遊限制。例如日本民航局早前要求香港航班只能使用成田、羽田、關西和名古屋中部四個機場降落,雖然在經運輸及物流局跟進以後,有關規定改變為全部乘客過去七日未在內地逗留的班機,可以繼續前往札幌新千歲、九州福岡及沖繩那霸機場,但對方仍禁止航空公司加開航班,交涉力度或許能再加強,為香港居民爭取更便利待遇。

除了日本之外,印度、美國等地也先後對來自香港的入境旅客要求事前或落地篩檢。這些國家或地區的檢測標準要求不一,有些只接受事前的核酸檢測,有些則容許落地的抗原快測。港府一方面應該整理各地的要求作出統一發布,以便港人能夠做好出境準備;另一方面亦須爭取他國承認本地免費核酸檢測手機短訊通知,作為符合檢測要求證據。

隨着內外「通關」與「復常」皆取得一定進展,港府必須乘勝追擊,積極跟內地與海外政府交涉,爭取對方承認港人快測結果作為入境資格。只要雙方真正處於合理而平等的地位,相信對方也會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