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遲又遇打頭風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昨天我們談了醫院掉落石屎以及儀器保養問題,但對於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以及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醫生來說,更令人頭痛的還不是硬件問題,而是人手短缺。

醫務衛生局近日向立法會衛生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建議修訂《護士註冊條例》,以

(一)增設有限度註冊/登記途徑,引入非本地培訓護士在院舍等指定場所執業;

(二)增設特別註冊/登記途徑,非本地培訓護士在公立醫院等指定機構工作一定年期及表現良好後,可免試成為正式註冊/登記護士;

(三)引入暫時註冊/登記安排,容許非本地培訓護士在香港進行短期學術交流和臨床示範。

與此同時,政府亦打算限制本地培訓的牙醫須在公營醫療系統至少服務一定年期。

至於醫管局,高拔陞下個月將會親自帶隊,前往英國招聘香港的青年醫生回流執業。盧寵茂表示很有信心,愈多人才加入醫管局,愈能夠減低流失率,將現時的惡性循環扭轉成為良性互動。

非本地培訓醫護來港人數未必多

不過有多少醫生將會回港,加入公立醫院工作,社會難免有所疑問。早前局方回覆立法會議員提問時透露,去年6月政府公布第二批認可醫學資格名單後,截至11月的五個月期間只收到11名專科醫生申請執業,其中當時7人獲批。即使醫管局今趟能再招聘多七名、十七名甚至廿七名醫生回流,但相比於醫療人力所推算,公立醫院在2020年的660名醫生短缺來說,仍然是杯水車薪。

政府每三年進行一次醫療人力推算工作,在2021年公布的最近一輪結果顯示醫生和普通科護士相當缺人,牙醫、物理治療師和視光師等亦人手不足。

香港的醫療人手缺了接近廿年。在2000年代上半,先是經歷護士學位化而人數驟減,又有政府將醫科生學位削至250個,埋下了日後人手不足的伏線。雖然十幾年來政府多次增加醫生及護士學額,包括在最近一次人力推算後,兩間大學每屆的醫科生學額合共增加60個至590個,但護理學額卻維持了在690個不變。

本來已經人手不足,再加上近兩至三年正值移民潮,醫生和護士因為相對容易在例如英國重新執業,因此移民人數亦似乎不少。盧寵茂日前接受《香港01》訪問時亦承認,移民潮是令人手流失的其中一個因素。若說醫院設施問題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那麼人手流失就可謂「船遲又遇打頭風」。

增加長遠供應要現在開始

很明顯,面對大額的人手短缺,引入非本地培訓醫護的作用有限,最能夠大幅增加人手的方法始終是增加學額。雖說這個方法需時,包括中大和港大醫學院都要時間擴建設施,以滿足教學需要。而培訓一名醫科生連同實習需時七年,普通科護士需要五年,牙醫也要六年。但需時不代表不是辦法,反而說明了政府應該及早籌劃未來。

以目前已通過的工程項目而言,三間大學幾年後合共可容納多270名醫科生及303名護理學生。但在新增若干醫護學額後,何時才可以令醫生及護士人手充足?政府應該綜合推算,若然在2030年甚至2040年仍未足以提升醫護與人口比例,目前亦應該再增撥資源,在設施、教學人手等各方面擴大培訓能力。給出時間願景,許下人手目標,社會才能看見未來。

某程度上,香港的醫療人手短缺就好像房屋短缺那樣,既是社會的剛性需求,亦與2000年代過度緊縮的政策有關,導致當下只能不斷追落後。過渡房屋及簡約公屋在理論上可以應付燃眉之急,在三五年內幫助市民解困,但政府始終要確保中長期的供應到位,才能解決問題。引入非本地培訓醫護、加強基層醫療體系、改善公私營分流等都非常重要,但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仍不能要盧局長及高醫生孤軍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