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林鄭組班】林鄭民望回升 多得「曾俊華效應」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距離香港特區政府換屆僅約一個月,根據最新民調顯示,特首梁振英民望進一步下滑,而候任特首林鄭月娥的民望則持續上升,兩人民望一跌一升,應因梁振英擺出「戰鬥格」處理UGL事件,倍添公眾反感,而他對交接工作採消極態度,亦有助林鄭月娥紓減「梁振英2.0」的負面觀感,而這個情況,或許可以用「曾俊華效應」來解釋。

林鄭月娥正積極組班,民主黨羅致光被招攬入閣。(資料圖片)

UGL火頭處處 林鄭民望未受累

根據中大亞太研究所的民調顯示,梁振英的最新評分僅39.2分,較上月下跌了2.2分;但另一邊廂,林鄭月娥的評分則升至54.8分,雖然較上月僅微升0.3分,但已是連續兩個月上升。

然而,自從林鄭月娥當選特首後,有一些分析指她的民望恐怕會日趨低迷,主因是她被一些人視為「梁振英2.0」,政治包袱沉重,加上梁振英近日擺出「戰鬥格」處理UGL事件,一方面透過周浩鼎干預立法會調查、另一方面對調查委員會成員、泛民議員梁繼昌緊咬不放,令一度平靜的政壇再掀濃烈的鬥爭氣氛,外界曾關注,林鄭月娥的民望或會遭到她的「舊老闆」梁振英所拖累。

但是,無論是剛公布的中大民調也好,又或5月中公布的港大民調,林鄭月娥的民望都有改善的跡象,這個情況可以用「曾俊華效應」來解釋。

橫洲事件上,梁振英稱項目細節是由時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領導的土地供應督導委員會負責,當時曾俊華以「You always agree with your boss, no questions about that.」回應。(資料圖片)

「曾俊華效應」的出現,其基礎是香港社會厭倦鬥爭、盼修補撕裂的強烈願望。在早前的特首選戰中,曾俊華的民望一直遙遙領先,惟他擔任財爺多年,被政界以至不少社會人士批評為「hea做」、「守財奴」,但曾俊華在政績乏善可陳下仍贏得大批市民支持,正因公眾早已厭倦了梁振英以鬥爭思維施政,而為官不算有為、但為人總算憨厚和善的曾俊華,便因社會彌漫的「厭梁」情緒而得益,成為不少港人的期望。

港人厭倦鬥爭 林鄭靠對話得分

惟曾俊華落選之後,不少市民曾對此感到失落,更擔憂作風硬朗的林鄭月娥會再走「梁振英路線」。但在選戰結束過後,林鄭月娥顯然漸漸改變自己的待人處事態度,未如選戰期間不斷「甩轆」引爆爭議,確有助她改善形象;加上她為落實每年增加50億元教育開支的政綱,開始與各持分者包括一些泛民主派人士接觸對話,相比梁振英不斷為UGL事件到處燃點火頭,林鄭月娥較實事求是的形象,肯定比梁振英更加討好、更易得分。

林鄭月娥出席公民黨黨慶晚宴。(羅君豪攝)

而「曾俊華效應」的另一個要點,是社會期盼有一個完全有別於梁振英,願意對話而非只懂對抗的政治領袖,就如當初曾俊華之所以得到不少市民支持,皆因外界覺得他並非與梁振英一夥。

林鄭月娥一度民望低殘,主因則是不少人覺得她是「梁振英2.0」,但在政府的換屆交接過程上,梁振英顯得處處與林鄭月娥不合作,無論是林鄭月娥曾提出今年暫停考小三TSA,以至盛傳她擬重新開放「公民廣場」等,梁振英都馬上跳出來說不。林鄭月娥在交接上的種種不順利,反而為她贏得一點「同情分」,更得以逐漸撇清她與梁振英的關係,令她亦成為「曾俊華效應」的得益者。

梁振英卸任在即 「厭梁」民氣難續恃 

因此,最近林鄭月娥的民望回升,一定程度有賴梁振英,此與當初市民因為「厭梁」轉而「挺曾」有一定的共通之處。惟「曾俊華效應」的影響力難以持久,如林鄭月娥的民望進帳,相當程度是來自社會上對梁振英的不滿,但大約一個月之後,梁振英就會卸下特首之位,成為過去式,林鄭月娥亦難再藉此得分。但現時這個難得的短暫蜜月期,至少可為林鄭月娥上台初期,營造一些緩衝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