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來鴻|美國無法阻截中國崛起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儘管美國總統拜登和一眾高官多次聲稱無意阻截中國發展,但美國所作所為卻明顯是以打壓中國為目的。這帶出的大問題是:美國能否成功堵截中國的嶇起?

撰文:陳繁昌

中國多次證明:中國的科技進步勢不可擋。新中國自1949成立以來,遭受了數波阻核心科技圍堵,範圍涉及核武器、太空發展、衛星通訊、全球定位系統、半導體、超級電腦和人工智能。美國同時嘗試壓縮中國在5G、無人機和電動汽車市場的全球一哥地位。但新中國的歷史證明:意圖單方面和透過域外法權阻截中國科技發展的行為,全以失敗告終;而美國現時的圍堵政策,更對美國長期的地緣政治聯盟製造了無可修復的傷害。

早於1993年,克林頓總統便試圖限制中國取得衛星技術。今天,中國已有541 顆衛星在軌道運行,並且已經在發射美國「星鏈系統」的競爭者。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情況一樣。美國於1999年限制中國獲得衛星定位系統的科技,於是中國自主研發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這是第一波科技大脫鈎的其中一幕。北斗系統在某些環節較美國的GPS更為先進。GPS只有31枚衛星,但北斗系統有45枚,故此能夠覆蓋全球更多城市並發出更多訊息;北斗在全球有120個地表通訊站,使其更加精準。北斗衛星更具備先進的雙向文字傳遞功能。

除了美國,亦有其他國家曾經試圖阻截中國的科技嶇起。前蘇聯於1950年代和1960年代曾經撤回提供中國的核科技,於是中國在1960年代初自主發展核能計劃,並於1964年成功試爆原子彈,終結了前蘇聯對中國核能發展的控制。

科技圍堵無視中國反制能力

拜登總統對中國施行的科技圍堵,往往沒有考慮到中國的反制能力。雖然中國還未能研發出美國不能替代的科技,但中國非常清楚他們所掌控的原材料包括稀土,以及中國龐大市場讓美國企業所賺取巨大的盈利,這兩者是美國科技生態系統的動力,而中國亦正在運用這兩條槓桿作為反制。

在目前以牙還牙的情況下,中國會在這價值鏈的首尾兩端,對美國的圍堵政策進行反制。中國於本年7月推出對「鎵」和「鍺」 這兩種稀有元素的出口管制,只是略試牛刀,提醒美國及其盟友中國在稀土及稀有金屬的主導權。中國在另外約20種重要金屬幾乎享有壟斷地位,這些原材料都是美國現時和將來科技發展時必不可少的元素,包括全球電動車的發展。

當然,美國和一些中立國蘊藏不少這類礦產。但建造相關的採礦和提煉設施,起碼需時三至五年;至於招聘及培訓相關的技術人員,以及取得必須的動工及環保許可證,幾乎是不可能達成的任務。以美國亞利桑那州建造的台積電芯片廠為例,他們發覺難以招聘到合資格的技術人員,亦無法解決當地工會反對輸入外勞的問題。美國芯片廠遇到的困境,同樣會發生於美國自行生產稀土和稀有金屬的嘗試,其結果就眼白白看着中國全權分配這些稀有原材料,而中國很大可能會限制對美國科技和軍工的供應。美國沒有考慮中國的反制能力,顯示美國對華政策缺乏通盤考慮。

對美國更具災難性的是,美國對華先進芯片限制危害美國的大型芯片製造商多於危害中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芯片用家,於2019年便從美國輸入逾5500億港元的芯片,佔美國芯片製造商全球銷量的37%。難怪美國三大芯片製造商的總裁最近前往華盛頓,並提出警告,表示美國這些圍堵措施會削弱美國工業的領導地位。

美國芯片商從中國賺取的巨大盈利,會投放於研究發展,令這些芯片製造商領先優勢得以持續。美國對中國實行的芯片禁運,形同提早把美國的戰爭計劃交給中國,因為此舉只會激發中國較原先計劃更早發展其芯片。在美國多年來尚未對中國實施禁運之前,中國一直滿足於購買美國芯片,並將其研發能力專注於應用這些芯片來製造不同產品。

應從伊索寓言學習相處之道

美國以其短視和保護性的措施,喚醒了沉睡中的中國巨人。結果就是:短線上,美國公司失去盈利,而盈利卻是讓美國成為科技創新領袖的動力;長線方面則導致中國全力發展其芯片生態系統。華為在美國的封殺之下推出自主研發的5G芯片Mate 60 手機,證明美國政策的不智。

美國可以採取更有效的對華措施,就是《伊索寓言》裏「北風和太陽」的故事: 無論北風如何猛烈的吹,都吹不走行人身上的外套,反而令行人更加抓緊外套;太陽用溫暖的陽光照射行人,卻能讓行人脫下他的外套。

美國的決策層認為,自尼克遜總統訪華以來實施了50年的對華「接觸政策」已經失敗。但這其實這視乎政策的目標。如果目標是要改變中國的管治模式,這實在狂妄自大,美國以其250年歷史和中國三分之一的人口量,卻想令到有四千多年歷史的中國按照美國預設的軌跡來改變,這當然不會成功。但如果對華政策目的是希望中國成為「 有責任感的持份者」,則這個政策目標是可以達到的。

美國國務院前官員Susan Thornton主導的一項研究,就顯示中國的行為確實受到美國「接觸政策」的影響,尤其是涉及氣候變化、公共衞生以及全球金融穩定方面。該項研究在詳細審計了「接觸政策」的結果後,發現透過與中國對話和談判可以取得成效,令中國兌現在談判中作出的承諾。這正是「北風和太陽」故事的真實版,和風細雨的勸勉勝於惡形惡相的威逼。

但現時美國的內部政治形勢,迫使美國決策者要對華要擺出作出咄咄逼人的強硬措施,而非務實有效的政策。故此美國必需重新制定對外政策目標:除了對制裁中國,有否其他更有效政策?

「接觸政策」並未失敗與過時

美國應該採取的科技政策,是支持和擴展美國的創新領導地位,同時以外科手術形式精準地切除對國家安全的威脅。中美競爭並非零和遊戲。一個可持續的中美協作政策對兩國和全人類都有利。美國應該歡迎中國的科學人才來美國學習、工作、定居,此舉有利於兩國的科學研發,而這些科學家亦會成為中美科學交流的橋樑。

美國政府亦應全面重啟在小布殊總統年代開始的中美高層對話,這些對話在奧巴馬總統年代得以持續,但在特朗普總統年代被終止。重啟這些高層對話,再疊加新的科技高層對話,讓中美之間的尖端科學家進行對話,會有利於美國的長遠國家利益。

兩國之間的高層協作初期可以聚焦於中美之間有共同利益的領域,例如氣候變化、預防病毒擴散、全球經濟穩定、及教育。一旦基本互信得以重構,中美協作範圍便可以逐步擴大。此舉不會削弱美國的國力及在全球的地位。相之,美國在全球的領導地位會有所增加,因為全世界樂於見到美國採取合理和理性的政策,明智地對待中國。

本文作者陳繁昌為沙地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校長,曾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數學和物理科學處處長。原文刊於澳洲新聞及評論網站Pearls and Irritations,《香港01》獲授權刊登由「揚言自得」專欄作者楊志剛節譯的中文版。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