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黨|在平衡發展與保育中破解土地使用僵局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周末送小朋友到廠商會中學參加小學校際籃球比賽。空暇之餘,出學校散步,不經意走上校後一條上坡徑。上到坡頂,眼前不覺一亮,數個標準的網球場分佈山道兩旁,三三兩兩的民眾或在練習網球,或沿着山道散步。再查看谷歌地圖,原來這裡是石硤尾公園。順着山道向下,一側是綠油油的山林,一側則依次分佈有體育館、田徑場、籃球場和足球場。整個公園都坐落在位於畢架山和窩仔山之間的山頭上,山坡下則建有公屋、中小學還有香港城市大學。置身其中,遠眺藍天白雲與繁華都市,不免心曠神怡,令人感歎城鎮與自然的和諧與融合。

作者:周小稞

其實像石硤尾公園這樣依山設計的公共設施,在九龍一帶還真不少,譬如說在規模與風格上和石硤尾公園如出一轍的九龍仔公園以及規模稍細的花墟公園。此外,位處何文田,由北至南採石山、十二號山和老龍坑山的規劃設計也算得上是改造自然、為我所用的典範。在很多人眼中,香港是一座有着靚麗城市風景線的海港,維多利亞港兩岸的燦爛夜景更加深了人們的這一認知。不過,香港在筆者眼中更稱得上是一座山城,一座在依山而建上絲毫不亞於重慶的山城。只要有機會漫步香港令人歎為觀止的半山區,相信都會認同筆者的這一觀點。

從一個區區千餘人的小漁村發展成為七百五十萬人的國際大都會,香港的蛻變離不開對海與山的改造。香港的地形多山而又崎嶇不平,真正適合居住的平地 其實不多,而這些平地還多分佈在與深圳交界的小型平原,如上水平原、石崗平原和元朗平原。這些地區由於地處所謂的邊境地帶,向來都不是政府優先開發的目標。香港的起步是從維多利亞港兩岸狹小的平地開始的,但這些平地實在無法滿足香港經濟發展與人口增⾧的需求,向海、向山也就成為自然而然的拓展方向,於是在十九世紀下半葉就有了港督文鹹的填海計劃以及半山區的持續開發。

事實上,香港自開埠以來累積填海造地超過 70 平方公里,佔到香港土地總面積的 6%,佔到香港已開發土地面積的26%,不僅港島與九龍最為繁華的地段均是填海而來,就連新界九大新市鎮中有六個新市鎮——荃灣、沙田、屯門、大埔、將軍澳和東涌都需要大規模填海才能建成。至於遠離海岸線的港島與九龍內陸的開發,基本上都是遵循半山區或石硤尾公園、九龍仔公園這樣的開山闢地模式。而開山闢地與填海造地又常常相互關聯,同時推進。大家如果研究一下啟德機場一帶八十年的變遷,那麼就會對香港如此轟轟烈烈的移山填海故事留下更為直觀的印象。

回歸以後,環保意識「空前高漲」,推動香港發展的移山造海也因此大為消退。 在保護海港協會推動下,1997年香港通過《保護海港條例》,填海活動急速剎車,由之前每年平均 100 公頃的填海規模萎縮至目前每年不足 1 公頃。與此同時,政府對佔地 167 平方公里的綠化地帶的開發,也屢屢遭到環保組織等群體的阻撓,在公眾咨詢中常常遭遇一面倒的反對。在筆者看來,被山與海環繞的香港真正的環保問題不是要保護太多的海與山,而是如何處理大量的垃圾、如何將室內溫度提高到 26 度以減少碳排放。對這些環保問題,香港的環保團體又都做了些什麼?

一方面,在「不知真偽」的環保意識以及所謂的「民意」的影響下,政府在曾經為香港創造大量土地的移山填海上不敢放開手腳;另一方面,面對不同持份者的不同利益訴求,政府在對佔地超過 50 平方公里(其中包括 10 餘平方公里的棕地)的農地的開發上以及對佔地超過 30 平方公里的鄉村式發展區域的重新規劃上也是裹足不前。香港的土地問題就和其它深層次矛盾一樣,陷入一種 「僵局」,對立各方互不相讓,本來就不願擔責的政府也正好藉機偷閒,最後在實在退無可退的情況下,才先後有了「明日大嶼」與「北部都會區」。

對政府提出的「多管齊下」解決香港的土地問題,我們舉雙手讚成,因為要從根本上解決香港的土地問題,在香港具體的區情下,填海造地、開山劈地、農地開發與鄉村重新規劃需同時推進,缺一不可。問題是如何做到「多管齊下」、如何做到「少花錢、多辦事」與「不花錢、辦好事」。譬如說,在填海上不能矯枉過正,不填則已,一填就來個「明日大嶼」,而是應就近一點一點地填,既控制風險,又利用現有基礎設施。再譬如說,政府應集中精力移山填海,用這些土地開發公屋、居屋、安老院等,同時鬆綁政策,讓商界去撬動農地與鄉村區域的發展。

筆者這裏想借用鄧公 1992年南巡時的兩句話贈予特區政府:「改革開放的胆子要大一点」、「你们要搞快一点」。

如果說香港最寶貴的無形資產是法治、自由與獅子山精神,那麼香港最寶貴的有形資產則仍是土地、土地、土地。真正解決了土地問題,香港的經濟發展與民生事業才有機會翻開嶄新一頁。時下的香港為解決這一深層次問題創造了有利條件,特區政府必須把握這一時機。筆者這裏想借用鄧公 1992年南巡時的兩句話贈予特區政府:「改革開放的胆子要大一点」、「你们要搞快一点」。筆者還想把李光耀先生當年應對新航罷工時說過的一句話贈予特區政府:「Whoever governs Singapore must have that iron in him, or give up」。

作者周小稞是紫荊黨政策研究院研究員。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