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YO|加強教導投資知識和監管,幫助青年謹慎投資

撰文:MWYO青年辦公室
出版:更新:

MWYO專欄|陳宇謙

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2023年的調查發現,港人平均需要擁有108萬港元儲蓄或流動資金才能有足夠的「安全感」,較往年急增八成,亦是調查以來最高的金額。面對香港經濟前景不明朗,普遍市民都認為更多金錢才可應付不時之需,實屬無可厚非,但對於風險承受能力和收入相對較低的年輕一族來說,要增加自己的存款並非易事。有青年會選擇透過投資來增加收入,期望能有足夠儲蓄以獲取那份「安全感」,可是他們又會否有足夠的理財能力去進行投資呢?最後又會否得不償失呢?

MWYO青年辦公室曾進行《香港大專學生理財能力及投資模式研究》,在2022年8月至11月期間向8所大專院校發放問卷,共收到1,682位學生回覆。研究結果發現,香港大專學生的理財能力普遍較弱,對市面上常見的投資產品亦缺乏認識。隨着越來越多大專學生進入投資市場,大專院校有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多投資知識,幫助他們在充分理解相關風險及回報的情況下,按自己的理財需要進行投資。

大專學生理財態度正確,但知識及行為較弱

理財能力可分為知識、行為和態度三個部分,包括對基本理財概念(如利息計算方式)、正確理財行為(如有長遠理財目標、按時繳付賬單)以及良好理財態度(如養成長期儲蓄習慣、在投資前進行風險評估)的認識及認同程度。

根據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於2021年所進行的調查指出,18歲以上港人的平均理財能力分數為14.8分(滿分為21分),較我們研究中受訪大專學生所得的12.7分高出不少,反映大專學生的理財能力有一定改善空間。

從表一可見,大專學生的理財態度得分與港人平均水平相若,但理財知識和行為的得分卻較低,反映儘管大專學生重視長遠理財規劃,但卻未必有足夠的知識讓他們採取正確的行動以實現其長遠理財目標。這或令他們在購買投資產品時未能全面了解產品的潛在風險,因而蒙受損失。

大專學生對投資產品了解不足,難分網上資訊真假

在投資偏好上,受訪的學生投資者對股票、基金和債券這些傳統投資產品的興趣較大,只有很少數大專學生購買期貨和牛熊證等較為複雜的投資產品(表二)。然而儘管股票等產品較受歡迎,但受訪學生對其了解亦非常有限。在七個常見投資產品類別中,受訪學生認為自己對其已有足夠的認識均不超過6%(表三),反映大部分學生需要更多的投資教育。

大專學生有興趣了解不同投資產品的特色與風險,但卻難以在校園接觸到相關資訊,因此往往只能求助於網絡。我們的研究發現58.9% 的受訪學生會從至少一個社交媒體平台接收與投資相關的資訊,而YouTube更是他們最常用的資訊渠道(表四)。

與其他渠道相比,社交媒體上的投資資訊一般較為生動有趣,會以各類圖表以及外行人聽得明白的詞匯解釋金融行情和提供投資建議,儘管專業性較低,但對投資知識不多的大專學生來說卻更為容易理解。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社交媒體上的投資資訊無疑較為容易明白,但質素參差,内容亦缺乏監管,或令透過此途徑獲得資訊的學生作出錯誤的投資決定。

教育與監管雙管齊下,幫助學生謹慎投資

要提升大專學生的理財能力和他們對各類投資產品的了解,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而大專院校擁有不少資源並能接觸到大量學生,因此在校園内提供更多理財教育課堂,是最有效提升學生理財能力的方法。在提供理財教育課堂時,校方亦應按學生的投資經驗和知識水平將其分級,為其提供適合的理財教育,如在初級課堂講解基礎金融概念,在高級課堂則教授量化交易策略等較專業的投資工具。此外,校方可考慮邀請有金融界工作經驗的人士進行授課,因其更能以例子講解不同投資產品的特色與風險,並與其商討不同等級課程的內容。

除了加強教育,政府亦應增加對網上投資資訊的監管。在現行框架下,非《證券及期貨條例》持牌人在社交媒體平台上就投資產品發表意見並不須領取任何牌照,亦不受任何條例監管,因此部分網上投資資訊或會包含誤導、誇大等成分,令投資者蒙受損失。隨着越來越多市民透過社交媒體平台獲取投資資訊,近年中國内地和英國等地也相繼引入法規確保網上投資資訊的準確性,甚至限制只讓持有相關牌照的金融從業員發布相關資訊。為更好地保護投資者,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應參考這些例子,在本港訂立類似法例。

MWYO青年辦公室的研究顯示大專學生的理財能力有一定改善空間,如不加以正視,恐怕會有不少青年因而蒙受不必要的損失。因此,筆者期望社會各界能制訂更完善的投資規管,並為青年提供更全面的投資教育課程,為初踏入市場的年輕投資者提供保障。在教育和監管的互相配合下,大專學生在進入投資市場時能更清晰地了解各類投資產品的特性和風險,並獲得更準確的資訊,令他們得以在充分理解相關風險及回報的情況下,按照自己的理財需要進行投資,累積邁向各個人生目標所需的財富。

作者陳宇謙是MWYO青年辦公室研究員。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