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肯亞難民營】漫長等待中的「幸福」生活

撰文:非毛腿
出版:更新:

我在肯亞首都奈羅比(Nairobi)認識了一位港大有為青年Justin,他早前跑到肯亞第二大難民營Kakuma待了3個月,在裏面做社區培訓工作。整個營中只有他一張亞洲面孔,難得他剛從營裏回來,我捉住他聊了一個晚上,把難民營的一切問個究竟。

Kakuma難民營(By Mr.matija.kovac via Wikimedia Commons)
位於肯亞西北部的Kakuma難民營

Kakuma難民營位於肯亞西部的Turkana County,1991年由聯合國難民署(UNHCR)成立,是肯亞第二大難民營。目前住了近20萬難民。他們都是從索馬里、蘇丹和剛果等地方,因戰亂、種族和宗教衝突,甚至家庭暴力和同性戀等原因,離鄉別井,來到這裏。

我曾經聽說過,難民營的生活條件其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差,於是我第一個問題是:

「Kakuma難民營跟東非最大貧民窟Kibera比較,你看如何?」
「Kakuma的環境比Kibera好,至少那裏比較乾淨,沒有臭味。」

果然如此!

【非毛腿置身非洲貧民窟:新屋唔住住鐵皮屋 肯亞人諗緊乜?】

外來難民獲配給 比本地人生活更好

一想起難民營,總會覺得這些流離失所的人很慘。諷刺的是,當人慘到一個地步,反而會得到更多關注。Justin就說,有些難民的生活,比當地居民還要好。

首先是他們有免費房子,雖然要自己動手起:難民來到後,聯合國難民署會給他們一點建屋的材料,包括鐵皮等,難民之後加工製造泥磚,一手一腳湊合建成房子。

(相片由作者提供)

其次是聯合國難民署每月會向他們發放糧食和少量現金。難民每月領到的,有蜀黍、玉米粉、黃豆、油、少量鹽和肥皂等,總共6公斤。由於配給品與族群的飲食文化未必相符(比如索馬里人不會食用玉米粉),又或者大家庭的一些配給品有剩餘,難民營內買賣配給糧食的現象非常普遍,難民可以換來現金去買其他東西,例如買肉買汽水。

相片由作者提供

而一些教育程度較高的難民,更可以在營裏找到工作。一些國際NGO會聘請他們做社區助理,推廣性教育和電腦技巧等各種健康和職業知識;有中學程度、懂一點英文的,就可以在營內的小學教書。這批幸運兒大多擁有智能手機,有的甚至有錢買太陽能發電板,或者後備發電機,給家中供電。

相片由作者提供

事實上,Kakuma和當地社區鄰近,經濟活動緊密連接。難民每個月發放的現金,大多在當地社區消費。整個「難民經濟」,為當地社區帶來大量機會。

「我曾經看到貧窮的當地人向難民們乞討!當地人文化教育水平較低,生活一直比較艱苦,難民對他們來說,反而是『有錢一族』……」

這樣看來,做「難民」也不是這麼差?以上所說的,其實是難民中幸福的一群,大多數難民的生活並不是如此光鮮。

漫長等待中的血汗辛酸

離鄉別井到難民營生活,只是希望有機會移居到發達國家,不過,移民是happy ending,更多的可能會遣返家鄉,或者融入當地社會,又或者一輩子待在難民營中。

「有些人面試第一輪之後,幾年後都沒有第二輪面試。在難民營的,我見過最長的由出生長到二十多歲,還待在那裏的。」

最近看了一套關於Kakuma難民營的記錄片《If we ever get out of here》。導演跟了三個家庭三年有多,女主角Deeqa與癱瘓的媽媽,經常會受到營內的男人騷擾;另一位女主角Kementine在市場賣東西時會被打、被搶劫;男主角Jackson年僅16歲,就要與uncle amos一起照顧5個年齡幼小的兄弟姊妹,這份責任給他無比壓力。這些家庭,不僅要承受流離失所的慘痛,在營內的生活還是血汗辛酸多於一切。看罷會想,為什麼世界上有6,000萬難民要承受這些?

( Lutheran World Federation)

和Justin談了兩三個小時,最大的感受是,慶幸國際社會有難民政策,可以調撥資源,讓這些不幸運的人暫時有個居所,長遠有移民的希望。難處在於,難民在這個漫長的等待裏,值得過怎樣的生活?給予過多的資源,不但對外面世界不公,而且難民們視之為理所當然又會不珍惜;給得太少,又會讓他們過不到有尊嚴的生活。

我們尚要記得,能夠到難民營定居的都是比較幸福的一群,還有成千上萬我們看不見的難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世界和平,讓每個人可以重返家園,才是治本之道。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