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庭被DQ.博評】公務員成政治打手:「滴漏式政治化」的禍害

撰文:黃偉豪
出版:更新:

很多人以為,香港公務員的政治化只局限於實施了「政治問責制」(political appointment)的政府最上層,但從多次的DQ及涉及中下層公務員的富爭議性的執法事件均反映,這只是一個天真和樂觀的看法。事實是,世上有一種公務員政治化的模式,名為「滴漏式政治化」(trickle-down politicization),只要防止政治化的防洪水閘一開便禍害無窮,中下層公務員也難獨善其身。

「滴漏式經濟」(trickle-down economics)這個名詞大家可能聽得多,但「滴漏式政治化」你又有沒有聽過?「滴漏式經濟」的意思是,只要社會上最上層的人的財富增加了,財富效應會向下一層一層地滴漏滲透,使中產和低下階層也可以受惠,人人富起來。

可是,在現實世界裡,「滴漏式經濟」是理想多於實際。現實是富者越富,貧者便越貧,全球各地的財富兩極化現象不斷加劇。但「滴漏式政治化」的情況卻剛剛相反,雖然較少人熟悉,但卻引致很多隨處可見的惡果。近日立法會補選候選人被DQ(取消資格)的事件,有部門因要「政诒正確」,更改某些團體或組織的名稱,把「國立」兩個字删除,與及紀律部隊對不同政治立埸的人士,所採取的選擇性執法,均是顯而易見的例子。

正如在DQ香港眾志的周庭一事上,各問責官員都紛紛割席,劃清界線,把絕大部分責任交由負責操刀DQ的政務主任,一個中層的小AO承擔。(資料圖片)

「滴漏式政治化」可以透過兩大方式來進行,以把公務員變成政治打手。第一,是透過由上而下的一層一層的層壓式來進行。雖然特區政府只有最高的一層的局長和副局長等,是由政治委任所產生,表面上和中低層公務員無關。但由於最高一層公務員的表現評核是由政治問責官員負責,若果高層的公務員要爭取表現,精忠報國,自然會對政治問責官員唯命是從。上樑不正下樑歪,當高層的公務官也投誠或投降的時候,政治化的壓力自然便一層壓一層,中下層的公務員也不敢不屈服。

第二個「滴漏式政治化」的方式是,由下而上的主動獻媚。即使最高層的公務員可以做到公正嚴明,有骨氣地頂住政治壓力,但這卻不能防止中低層的官員,為了自己的士途,而繞過公務員上司,直接聽命於問責官員,主動自我政治化,甚至期望有朝一日,可以被賞識成為政治問責團隊的一員。

所以,「滴漏式政治化」恐怖的地方,是不需要問責官員親自出手,政治任務已可由公務員主動完成,一方面可以减低事件的政治性,另一方面更可將責任推得一乾二淨。正如在DQ香港眾志的周庭一事上,各問責官員都紛紛割席,劃清界線,把絕大部分責任交由負責操刀DQ的政務主任,一個中層的小AO承擔,使主人翁在網上受盡欺凌,被稱作DQ主任,及被大起底。

公務員曾被視為「香港良心」,但這其實是一個「制度良心」(institutional conscience),依賴一個健全的公務員制度才得以形成和維持。但在政治問責制後,制度已被破壞,缺口也被打開。當公務員被千夫所指的時候,大家不要忘記人的墮落,也往往要有制度的淪亡和腐敗來配合。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