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之後 北京與泛民下一步如何走?

撰文:湯家驊
出版:更新:
任何人也會說張泛會的真正意義只在於泛民之出席,而非會面對話之內容。要在兩三分鐘內化解幾十年來中央與泛民之嫌隙,實是痴人說夢。話雖如此,但張泛會的過程,著實令人鼓舞。聞說張委員長與一眾與會者是拿着酒杯站在一起傾談,絕對不是像以往一般訓話式的「交流」。張委員長說了兩個重點……
湯家驊

如果你不是香港人,又或你對西方政治略知所聞,你會問:「為何特區政治總是給人一個不知所以的鬧劇印象?」見不見面?怎樣見?哪裏見?何時見?政治當真是這樣婆媽的嗎?對不起,回答不了!但泛民與中央老是給人一種撲朔迷離的感覺卻是事實。

張泛會本來應是特區政治破冰之旅。從沒有北京領導人與泛民主黨派的代表人物面對面會談,這還不是破天荒的破冰是什麼?但為什麼整件事卻予人只是勉強相就的印象?本來從任何角度看,也應是北京與泛民關係上,一相當正面的發展,現在卻平添了一些不必要的負面形象,似是反而突顯了雙方其實並不是那麼願意見面的錯覺。假若事實並非如此,那麼現在的事態發展,著實對北京、特區政府及泛民均不公平。事件背後是否有什麼難言之隱?

本是破冰之旅 疑有人不欲樂見其成

事實是,「民主思路」早在數星期前訪京期間,已聽聞過特區與中央政府正醞釀着張泛會的初稿。當時傳聞是特區政府正竭力安排張德江委員長到港時,與個別泛民黨派代表來一個「小眾聚會」。「小眾」當然是指個別黨派的代表人物,這是因為會面對象不應是個別議員,而是個別黨派。至於形式究竟是茶聚、酒會,還是工作會議卻仍在探討,然而一般人均意味到工作會議可能仍是過於進取。當時有意見認為,會面的形式亦需敲定,因為可以出錯的地方實在太多,所以非官式的禮節會面成事機會比較高。

回港後,我亦第一時間把這訊息清楚告知泛民黨派領袖。當時泛民之即時反應近乎一致地認為,單如過往般宴請各界的場合意義不大,可免則免,泛民是不會出席的。在「小眾聚會」方面,雖然各方意見均有細節上的不同,但泛民整體上是願意考慮的。

(政府新聞處圖片)

這訊息我當然也有即時轉達予特區政府;所以中央和特區政府應該清楚明白,泛民是不會出席宴請各界的活動的。既是如此,為何特首辦仍堅持先發晚宴邀請,待全數泛民拒絕出席後才再發酒會邀請?如此做法更予人一種「擠牙膏式」的處事印象。根據何秀蘭議員的說法,出席人數與時間後來需有所更正,才令邀請泛民出席的任務最終完成。

試想想,假若雙方事先有所溝通,又或先請酒會,再請晚宴,泛民出席後者之機會會否倍增?這對緩和社會政治氣氛是否更正面和有效?這究竟是特首辦辦事不力?還是覺得若有泛民出席晚宴,酒會邀請便可免則免,直到泛民真的拒絕出席了,才敲定酒會的人數和時間?若是後者,那這次張泛會是否也只是一場勉強上演之政治劇?否則,又是否有人不樂見北京與泛民在這時候解凍而從中作梗?

選舉年一反常態會面 動機非「統戰」這麼簡單

泛民議員劉慧卿、劉秀蘭、梁家傑及李國麟會見張德江後,接受傳媒提問。(梁鵬威攝)

泛民主派也不見得好到哪裏。既然已知道有「小眾聚會」這一招,為何卻沒有仔細考慮如何應對,以致有民主黨爽應出席,但公民黨和工黨卻猶豫不決之分?不要小看這兩天的「考慮時間」。這是有點勉強,甚至強人所難的表現。單是這兩天便足已把破冰之旅和緩和氣氛的成效減少一半。

當然,我們要明白泛民黨派最怕的便是「被統戰」。單是答應出席酒會便已被網民喝罵不絕,公民黨更有在任議員公開表態反對。這些批評當然忘卻了幾點事實:

首先,今年是選舉年,過往經驗告訴我們,每凡選舉年,中央與泛民之關係永遠是最差的;既是選舉在即,建制泛民即將兵刃相見,絕對不是統戰的好時候。意思是,張泛會不是統戰那麼簡單。

再者,統戰對誰有利?選民會因中央與泛民修補關係而轉為支持建制派嗎?當然不會!中央與泛民關係轉好,只會令泛民選情更為正面,這亦是每到選舉年雙方關係極為冷漠的主要原因。那麼擔心「被統戰」是否對大局形勢掌握不足?最重要的是,假若泛民與領導人會面兩三分鐘便會被成功統戰,那實在太看輕泛民領袖了。不信任中央可以理解,但如此不信任自己人卻是難以理解。所以唯一合理推斷是,並非泛民中有人不信任各黨派領袖,而只是有人不想破冰事成,這是最明顯不過。

一改訓話式交流 張講話中的橄欖枝

任何人也會說張泛會的真正意義只在於泛民之出席,而非會面對話之內容。要在兩三分鐘內化解幾十年來中央與泛民之嫌隙,實是痴人說夢。話雖如此,但張泛會的過程,著實令人鼓舞。聞說張委員長與一眾與會者是拿着酒杯站在一起傾談,絕對不是像以往一般訓話式的「交流」。張委員長說了兩個重點:

一、以後交流溝通會繼續,可能不是他本人,但其他中央高層一定會再來香港;無論如何,泛民也可隨時與港澳辦及人大法工委溝通;
二、只要尊重及恪守「一國兩制」及《基本法》,萬事有商量。

由此看來,這還不算是橄欖枝嗎?

張德江為在政府歡迎晚宴上向來賓祝酒。(政府新聞處圖片)

破冰之後續 北京泛民雙方取態都重要 

兩地張泛會的重點在於改善關係有了一個明確起點,而非關係必然能即時改善。儘管如此,這次酒會的拖拖拉拉卻同時證實了一點:無論建制和泛民兩陣營中均有不少具影響力的政治勢力,不願見到社會裂縫得以修補、京泛雙方找到共商妥協之空間。這兩股反對勢力不但不容忽視,更有繼續主導「一國兩制」能否落實和特區前途之極大可能性。正因如此,即是北京主和派與泛民領袖皆有堅定意志和足夠政治智慧,前路仍會是荊棘滿途,但若雙方還是互相猜疑、舉棋不定的話,那麼今天的張泛會只會是「一國兩制」全面失敗落幕前之一小插曲。

九月將是立法會選舉變換之時,聽聞北京一眾主和派之關鍵人物亦將於明年全數退下,便是中央港澳協調小組之領導亦要另覓新人。除非北京已經拍板全面調整對港政策,而特區之民主派亦適時痛定思痛,改弦更張,否則張泛會之歷史價值相信亦極為有限。

究竟廣大市民渴望全面落實「一國兩制」、建立一個《基本法》下北京與特區皆可接受的普選制度的意願能否落實,還要看兩地接班人有沒有足夠政治智慧把今天張泛會破冰之舉再往前推。但願如此,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