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長者iBond 踏出保障退休第一步

撰文:阮穎嫻
出版:更新:
長者iBond與公營退保並非互相排斥,政府只是嘗試提供市場沒有的服務,解決市場失靈……踏出了強化私人儲蓄作為退休保障的第一步,短期政策效果很有限,若能輔以活躍的年金市場或公營年金,就能完善第三支柱。
阮穎嫻
(陳焯煇攝)

財政預算案再度推出iBond,今次搞搞新意思,推出銀髮債券(長者iBond),特別為長者提供對沖通脹風險的投資機會。有議員批評這項措施不能幫助基層,政府逃避退保責任云云。其實長者iBond與公營退保並非互相排斥,政府只是嘗試提供市場沒有的服務,解決市場失靈。

 

助解決市場失靈 不存在「有iBond無退保」​

 

我在2月13日信報的文章《退休保障公營還是私營》,已提出因為通脹出現的機率難料,私人市場無法對沖該風險,政府須為通脹風險包底,例如推出長壽債券、公營年金等等。香港向來沒有豐厚的公營退保,市民習慣儲錢策劃自己的退休生活。有些人有退休金,未來打工仔退休時也有一筆過的強積金,問題是長者不能承受高投資風險,儲了錢但未必跟得上通脹。政府推出與通脹相連的產品,其實是以庫房補貼通脹與市場上保守投資的回報差額,解決通脹為退休生活帶來的不確定性,但一次性措施作用有限,必須持續不斷地進行。

 

強化私人儲蓄對抗通脹的能力,以改善長者退休生活,其實是世界銀行五條支柱中的第三條支柱,而公營退保是第一條支柱。很多國家有公營退保,但仍然鼓勵私人儲蓄與退保相輔相承,所以,有長者iBond與有沒有公營退保是兩回事,不存在「有iBond無退保」。

長者iBond踏出了強化私人儲蓄作為退休保障的第一步,若能輔以活躍的年金市場或公營年金,就能完善第三支柱。圖為社福團體在立法會門外示威爭取全民退保。(羅君豪攝)

強化對抗通脹能力 但短期效果有限

 

假設有了長期的長者iBond,長者抱著大筆錢退休,坐擁跟得上通脹的穩定回報,但仍然會害怕太長命,所以不敢花錢。這個問題可以用私人或公營年金解決。年金的概念,是退休人士先一筆過付出本金,然後加上回報後每月、每季或每年領取年金,類似出糧,一直支付到過身;多除少補,短命者補貼長命者,對沖長壽風險,理論跟退保很相似,不同的是供款變成一筆過,而不是從月薪扣除,也可以隨時購買。

 

債券與年金不同之處是,債券到期贖回,除了賺息,還可以收回本金;年金則是從每月所得連本帶利分期收回。年金還有風險分擔(risk pooling),有些人會取得多於自己投入,有些人會較少。買年金的動機是以放棄流動支金的支配權去減少不確定性,確保自己萬一活到100歲仍然每月有糧出。

 

政府的長者iBond踏出了強化私人儲蓄作為退休保障的第一步,短期措施效果有限,長期推行並輔以活躍的年金市場或公營年金,方能完善第三支柱。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