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其琛逝世.博評】錢其琛如何與英美交手?

撰文:劉銳紹
出版:更新:

有中國「外交教父」之稱的前副總理錢其琛與世長辭,中國和國際外交界同表哀悼。錢其琛大半生都與外交工作打交道,要談的事情很多。在此,主要從他跟英美兩國打交道的過程中探討一些問題。

英國首相馬卓安因新機場融資問題,成為「六四」後第一位訪華的西方國家領導人。圖為馬卓安與時任總理李鵬交換已簽訂的「新機場備忘錄」。(視覺中國)

錢其琛一九八二年擔任外交部副部長,參與中英兩國關於香港前途的談判工作。初時,英國先後拋出「(與清朝簽定的)三條條約有效論」、「主權(交還中國)換治權(英國繼續管治)」和「公司論」(中國是董事長,英國是總經理),但中國最後拒絕。當時中國國力未強,還要警惕英國搞小動作,所以談判是艱巨的。不過,中國仍然冷靜處理,兩國達成聯合聲明。當中有一個重點,就是中國的「底線思維」──只要對方不超越中國的底線,那麼在底線之下什麼都可以談;當時的底線就是中國必定收回香港。老奸巨滑的英國左右盤算,知道無法在主權上跟中國糾纏,最後英國順應了中國的政治要求,中國則在某程度上順應英國的經濟要求。

後來,英國在興建新機場時不斷擴大開支,實際是轉彎把錢套走,中國不得不設上限制止。「六四」之後,英國融資困難,中國於是利用這個機會,要求英國首相馬卓安來訪,成為「六四」後第一位訪華的西方國家領導人。在這次「交易」中,英國得到中國認同的「新機場備忘錄」,解決融資問題,而中國則利用馬卓安來訪突破西方國家的封鎖。不過,英國也趁機「抽水」,要求中國釋放營救民運人士而被捕的港人羅海星,為英國拿回一點面子。

事後回顧,有人認為中國贏了虛名,輸在實利;但也有人認為中國拋磚引玉,贏在未來。其實,難說誰勝誰負?或誰得益多一點?應該說各取所需,各得其所。這就令人想到如何在「底線思維」上動腦筋了。假如把「底線思維」的技巧放在香港與內地事務之上,雙方能否互借東風,進退有度呢?我不知道,在這裡只是拋磚引玉,讓大家思考吧。

錢其琛執行鄧小平的對外「二十四字方針」,對美國的壓力主要是「忍」。圖為2009年錢其琛出席紀念中美建交30周年研討會開幕式。(視覺中國)

再談中美關係,錢其琛執行鄧小平的對外「二十四字方針」,韜光養晦,銜枚疾走,對美國的壓力主要是「忍」,因為那時候中國跟美國的實力差距太大,如果亂來,只會自己吃虧。舉例說,中國在一九八六年提出恢復「國際關貿總協定」(即今天世界貿易組織的前身)的席位,但美國一直從中作梗,中國「復關」不成功。其間,中國在美國操縱的世界銀行貸款、中美之間的最惠國待遇、知識產權談判等問題上忍氣吞聲,目的就是「小不忍則亂大謀」,中國要「爭取時間,壯大自己」,最終要「有所作為」。鄧小平設計策略,錢其琛主力執行。如今,這一招證實是有效的,美國今天的國際戰略也要中國的配合,朝鮮半島局勢和核危機就是最佳例子。

除此之外,中國看準了美國不能到處伸手,於是在非洲大力發展。至今,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冠於其他國家,有人甚至形容非洲已成了「中國的殖民地」。這些都是錢其琛主理外交工作時銜枚疾走的結果。

在在說明,國際關係盡在「利害」二字。假如把上述例子放在香港與內地之間,能否思考一下香港和內地如何互借東風,各得其利呢?從總的形勢看,今天內地的主導性強而有力,但香港是否完全被動而無發力餘地呢?我不知道,但相信不是。在此同樣拋磚引玉,讓大家思考吧。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