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姓黨 我姓擋

撰文:邵家臻
出版:更新:
媒體作為第四權,注定要監察政府,開啟民智,擋住社會沉淪,就算不能令民眾聰明,也至少叫人免於愚笨。可是,偏偏,媒體自主不斷被侵蝕,今天由定「性」到定「姓」,媒體連姓甚名誰都不能再由自己決定,嗚呼哀哉,無以復加。
邵家臻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網上流出的央視圖片。(網上圖片)

你姓「黨」。我姓「擋」。你我本來不相往來,各自精彩,奈何你忽然抓狂,明目張膽要統一姓氏,由姓氏到性格都要歸一,百姓都要姓黨。

習大大日前視察三大官媒,中央電視台在大門情不自禁地打出了「央視姓黨、絕對忠誠、請您檢閱」的口號,肉麻當有趣,難怪群情洶湧,嘲央視拍馬屁拍出屎來!報格問題丶電視台品味問題,路人皆見,講多無謂,自有「報」應。央視的「春晩體」不是已經夠糟嗎:「會議沒有不隆重,閉幕沒有不勝利,說話沒有不重要,鼓掌沒有不熱烈,領導沒有不重視,看望沒有不親切。」如今只是踎多一次,跪多一寸,央視應該不會嫌多,亦不會知醜。

近日習近平高調巡視各大官媒,其後召開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央視截圖)

不過,習大大親自坐在《央視》主播台前體驗一番之後,還召開了「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強調官媒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並提高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要求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必須「姓黨」。這個嚴控輿論的統戰工程,更叫人擔心。在此之前,媒體姓「擋」,早成公論,已有共識。擋者,抵擋也。媒體作為第四權,注定要監察政府,開啟民智,擋住社會沉淪,就算不能令民眾聰明,也至少叫人免於愚笨。可是,偏偏,媒體自主不斷被侵蝕,今天由定「性」到定「姓」,媒體連姓甚名誰都不能再由自己決定,嗚呼哀哉,無以復加。

個名跟一世

媒體姓黨,恐怕我們也無一倖免。「我們是誰?我們屬誰?」姓名一事,輕於鴻毛又重於泰山,事關它會追隨著我們一生,或更準確的說法是,我們的一生會緊隨著它--它的意思,載滿父母期望,也成了我們在呱呱落地之後,跟父母和世界的第一宗瓜葛。社會心理學則認為,姓名是面鏡子,折射出人家眼中的自己,然後我們按圖索驥,以別人的眼光,成為自己。君不見姓名跟性別的互動關係:男的名字多屬外向型的、世界的、事業的、宏觀的、頭腦的(邵剛毅、邵振智);而女的則屬於內向型的、個人的、道德的、微觀的、身體的(邵宛若、邵靜之)。

姓名決定命運?一個人的命運都鐫刻在名字之上?這是關於姓名學的巨大學問,我無從置啄。但以姓名作為一扇窗,偶爾又可以窺探到父母輩生活的一些端倪,例如宗教信仰(邵天機、邵若遠)、政治立場(邵建國、邵國仇)、經濟觀念(邵萬貫,邵一貧)、傳統道德(邵帶弟丶邵孝悌)丶哲學境界(邵是、邵非)等等。

英文名的抵抗意味

哪裡有權力,哪裡有抵抗。如果被賦予的中文名是一種權力的話,自賦予的英文名可會是一種抵抗。嶺南大學教授陳效能年前寫成論文《唔怕生壞命,最怕改錯名:香港年輕人的英文名字》,探討年輕人如何以英文名作為抵抗父母期望的一種策略。這不是嘉欣即Karen丶亞森即Sam那麼直接簡單,而是為自己的特殊處境,度身訂造一個專屬自己的英文名字,例如要突破樊籠的,會叫自己做Freedom;要迎難而上的,叫自己做Brave;還會按自己的生命歷程改變而更改英文名字,將名字視爲state of becoming而不是state of being,例如「曾在那彎彎曲曲中跌倒」的,就叫Bitter;後來「才驟覺簡簡單單已極好」,則改叫Peace。當然還有怪裡怪外的自由拼合,如Joe的女兒叫Jobi,Wallace的兒子叫Wallaceson。總之,英文名字是個文化超級市場,琳瑯滿目,各適其適,供人任意挑選喜歡的身份標籤,向世界出發。

以前是「你的名字,我的姓氏」,面對政權築起的「刺腳的彎路」,現在則是「你的姓氏,我的名字」了。那一天,你被逼姓「黨」,只要你黨性未深,還有餘地的話,仍可以為自己改個名字,中和一下,像是「黨良之」或People Dong之類。這些法子,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