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當《戰狼II》屢破紀錄,香港仍可發展武打港產片嗎?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文:阿難

吳京自導自演的《戰狼II》(下文簡稱《戰》)截至筆者執筆本文之際,已破50億票房,更成為首部中國電影打入世界百強。網上很多文章熱議這齣主旋律變奏電影,有哪些因素造就全球最高票房記錄。但筆者看到微信一則轉發文章,有論者指隨着《戰》票房大賣,新一代亞洲電影武打巨星將由中國演員取代香港演員,這點觸動筆者注意希望撰文回應此問題。

首先,檢視香港電影業黃金時代武打影星的來源。自上世紀初中國政局混亂,部分有習武背景的戲班武生來港避禍謀生,如關德興和袁小田等,便以戲班武生身份,投入電影圈拍武打片。

香港電影武打片最輝煌年代,要數七八十年代。六十年代起傳統大戲行業式微,一班武生轉投電影行從事龍虎武師。香港經濟尚未發達,社會治安也不好,娛樂少,亦吸引了不少人「食夜粥」,造就了一班人投身武師行業。李小龍拍武打片跑出、張徹導演的武俠片又大賣叫座,造就電影公司在武師行中延攬人材,成龍、洪金寶、姜大偉等便由龍虎武師一躍成為舞台大明星,大拍武打片。另一邊廂,六七十年代起報刊流行新武俠小說,金庸、梁羽生等作品洛陽紙貴,造就大量讀者群,好的武俠故事無不改編為大銀幕電影或電視劇,《神鵰俠侶》、《楚留香》等,整個社會和產業氛圍,均有利武打片發展,尤其達千人的龍虎武師儲備人材,待百樂而用。

甄子丹出身本港影圈,幼承庭訓,出身習武世家,同期遇到成龍在武打片黃金時期,只能轉戰電視圈,再於荷里活發光發熱。(《俠盜一號:星球大戰外傳》電影劇照)

九十年代中後,香港電影業式微。每年出產港產片大減,電腦特技大行其道,對龍虎舞師的需求大量減少,行業人口萎縮。及後中港合拍片,主要取景在內地,而武指行業興某班主任武術指導時,便會成班起用自己班底武師(如成家班、袁家班),但班主北移發展後,因膽正命平,多起用內地武師,香港武師發展空間更形見少。香港少了一個儲備庫,去訓練造就這些武打人材。

近二十年來的武打巨星,如甄子丹、李連杰、吳京、張晉等,當中甄子丹出身本港影圈,幼承庭訓,出身習武世家,同期遇到成龍在武打片黃金時期,只能轉戰電視圈,再於荷里活發光發熱;而李連杰、吳京及張晉等,實為國內武術隊成員,因內地影業當年未成氣候,而為香港影壇所用。其實自九十年代起,香港本土出的武打影星,已少之又少,或零星曇花一現而後繼不勁,只依賴由內地來的武打明星,拼湊香港的電影品牌和技術闖天下。(這種以中國出身武師拍香港電影是否香港武打片,讀者可商榷討論。)

內地影圈正在走八十年代香港的舊路,片雖多且濫,但造就了龐大市場,讓電影人才去試去闖。(《戰狼II》電影劇照)

筆者其中一位擔任武指的習武師傅曾表示,有一次在內地拍片,在山洞要拍一個只能用一次的爆破景,只拍十分鐘但要二十萬人民幣搭景,監製二話不說馬上批款。現在內地經濟起飛,對電影娛樂有龐大需求,內地影圈正在走八十年代香港的舊路,片雖多且濫,但造就了龐大市場,讓電影人才去試去闖。據說,香港的製作人會自我審查;而於內地,規矩是死,製作人敢於試新及踩綱線,寧可先試,遇到叫停才停。而內地經濟起飛之餘,仍有一些貧苦大眾送子女去戲班或習武,提供大量所謂膽正命平,好身手的武打人才。

坦白說,筆者對本港的武打片前景持悲觀看法。一來香港欠缺了造就武打明星的人才庫、電影產業北移等戲行內部因素;二來香港的社會文化及環境設限甚多:場地租金、教育制度、工時甚長等等,不要說鼓勵習武,連培訓運動員也備受限制。若果武打片曾是港產片精萃之一,是港產片瑰寶中不可分割一部分,我們要思考,港產片未來的賣點,是怎麼?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