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牌殺人事件.影評】面對荒謬世情 還應該笑嗎?

撰文:安娜
出版:更新:

看馬田麥當奴(Martin McDonagh)的電影作品,去到某些位置總不禁想——「我應該笑嗎?」

麥當奴第一部執導作品《In Bruges》有這樣一個段落:殺手Ken(Brendan Gleeson飾)與Ray(哥連費路飾)潛逃到比利時城鎮Bruges,原因是Ray在執行任務時誤殺了一個小孩。一天Ken跟Ray說,他也曾經幹掉一個不該殺的人,那是一個賣波板糖、拿起樽子要襲擊Ken的人。正當對話恍似走向意味深長的方向之際,Ken與Ray竟接連打岔的說出「技術上來說即使他兩手空空也可以殺死人」、「什麼?他是空手道波板糖佬嗎?」然後他們愈扯愈遠,愈說愈無謂,弄得Ray氣急敗壞嚷道:「我把小孩殺了,而你卻不停的在說波板糖佬!」 Ken與Ray不搭調的對白與兩位演員稍為過分緊張的演出,無疑是帶出了一種突兀的灰諧感,但我們同時又無法忽略他們的話題是如此沉重,亦知曉Ray一直受到誤殺小孩的罪咎壓迫(這場戲的後半就是Ray流露出沉痛自責)。哭笑不得,亦喜亦悲——這大概切中了我觀看麥當奴電影作品時的最直接感受。

《廣告牌殺人事件》囊括金球獎戲劇類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最佳女主角及最佳男配角四項大獎。(美聯社)
+3

駕馭演員見功力 豈止狂放鬧劇

麥當奴去年在威尼斯影展得了最佳編劇的新作《廣告牌殺人事件》(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下稱《廣》),絲毫不失過去亦莊亦諧的本色,整體而言更趨深厚圓滿,屬近年不能遺漏的好作品之一。  

早在麥當奴未涉足影圈之前,他在英美劇戲界已經是一位頗具名聲的作家。麥當奴在倫敦成長,父母都是愛爾蘭人;自1996年出道至2001年編寫的五個劇目,全都是以愛爾蘭為背景——其電影創作,一直不乏有關愛爾蘭的細節設計(從王爾德到酗酒)。麥當奴每隔四、五年拍一部電影,很有規律,近期的《廣》才是他第三部長片作品。

【編按:以下內容含劇透,逃生門在此。

《廣告牌殺人事件》講述少女Angela被姦殺多個月後,真兇連個影兒也沒有,她的母親Mildred(法蘭斯麥杜曼飾)憤恨既深,亦怪責當地警方辦事不力。Mildred生出一計,在鎮外三塊已經荒廢多年的大型廣告牌上,張貼質詢警方為何尚未結案的標語,矛頭更直指警長Willoughby(活地夏里遜飾)。一場小鎮風雲由此掀起,Mildred、Willoughby與他的手下警員Dixon(森洛維飾)在風眼中拉扯角力,迎接無從預計的衝擊與改變。

以一個本身沒有電影拍攝經驗與訓練的人來說,麥當奴在導演領域可說是成長速度驚人。麥當奴其中一個最顯著的強項,是指導演員的能力。麥當奴的劇本對白落筆尖銳而準確,戲劇情緒與角色面貌的變化張弛有道,演員往往有豐富的表演空間。但同時——或許更重要——麥當奴又善於巧妙靈活地調節演出,在大起大落之間仍能保有可信性和動人的敏感,不致淪為只得狂放的鬧劇(尤其是麥當奴喜歡寫一些偏執、甚至是瘋狂失常的角色)。

哥連費路、森洛維、活地夏里遜各自跟麥當奴的兩次合作都亮眼出彩,當我們比較三人先後兩次演出的異同,更能確切看見麥當奴塑造與挖掘演員潛質的能力。

(《In Bruges》劇照)

妙語對答夠挖苦 不失機鋒睿智

麥當奴在訪問中提過,2004年拍完短片《Six Shooter》後,深感自己未能成功拿捏電影製作的眾多環節,這個經驗令他開拍處女長片《In Bruges》時有一定憂慮。麥當奴的對策是借助劇場的製作方法,在開拍前跟演員大量排戲,先集中處理演出。從麥當奴三部作品的成績來看,他的方法相當奏效,而他與演員的緊密協作,也成為作品中最寶貴耀目的特色。甚至可以說,《廣》片的題旨已充分表現在法蘭斯麥杜曼、森洛維及活地夏里遜的精湛演出之間。

暴力一直是麥當奴作品中重要的元素,他的三部電影裏接連可見殘酷的槍戰廝殺、爆頭、飲彈、血泊與軀體倒地、各種形式的肉身痛楚與死亡。然而,另一邊廂,麥當奴的電影又不缺絮絮不休的妙語對答,有機鋒睿智、有刻薄挖苦、亦有嚴肅的深沉思辯。在這個極端的動靜反差之間,麥當奴的電影捕捉了某種柔軟、細緻的真實。這在他首兩部作品《In Bruges》與《癲狗喪七》(Seven Psychopaths)特別明顯。

《In Bruges》特別有意思的,是它為麥當奴作品中「救贖」與「改變」的主題立下基礎。電影中的Ken已是中年近晚,因為個人的原則與昔日的恩情,他無意亦不能脫離殺手行列改過自新。他是甘心認命的,就這樣帶着一身罪過活到死去。但比較年輕的Ray,在Ken眼中卻是仍未絕望,值得擁有一個改過的機會。

《In Bruges》最打動人的地方,就是看到Ken與Ray——在朝不保夕的血腥黑道,三不五時拿胖子與侏儒來開玩笑的納悶日常中——直面自己的責任,在顫抖與驚懼中找尋並保護自己信賴的道德價值。Ken相信Ray是應該留下來,他最後獻上了自己的生命,將他的信念進行到底;誤殺小孩的Ray備受心理的磨折,想過自行了斷,最後他為自己的過犯付上了同等的代價,從犯罪到贖罪圓滿地走一圈。電影差不多結束時,捱了子彈瀕死的Ray被抬上救護車;在定眼張望白得刺眼的車廂一刻,Ray竟然覺得,他不想死了。

(《癲狗喪七》劇照)
+3

如果《In Bruges》是一個鋪墊根基的習作,那麼之後的《癲狗喪七》就似一個實驗,嘗試鮮血與笑聲的瘋狂混合可以走多遠的實驗。電影講述編劇Martin(哥連費路飾)東拼西湊正在寫一個《Seven Psychopaths》 的劇本,途中他不但遇上幾個貨真價實的「癲狗」——包括他的朋友Billy(森洛維飾)、Billy的拐狗拍檔Hans(基斯杜化獲根飾)、追殺連環殺手的Zachariah(Tom Waits飾),後來更被殺人不眨眼的黑幫大佬Charlie(活地夏里遜飾)追殺,逃亡、對峙、血戰逐一隨之而來。

《癲狗喪七》怪誕地將創作與類型片的仇殺故事扭在一起,其內容與敘事形式比《In Bruges》更跳脫、誇張。Martin創作了幾個狂人角色,其中一個是以牧師打扮、手持左輪、在美國鳳凰城正在召妓的越南人。乍看似是相當「九唔搭八」的人物設定,Martin說牧師是越共成員,要來美國報復,但他不知如何寫下去—他已經不想再寫陰沉、大賣血腥的故事。

故事尾聲,我們聽到Hans的遺言,那是Hans替Martin想越共牧師的故事要怎樣收結。Hans的想法離奇而夢幻,他最後解釋那個越共牧師其實是在發一場南柯夢,醒來卻發覺自己是一個在西貢街頭準備自焚的僧侶。旁邊的同道勸他收手,說這沒有用;然而,僧人卻堅定淡然地說出:「或許有用」,然後他就點火焚身——那就是越戰抗議中第一個捨身的僧人。

Hans的故事由不合情理的荒謬報復情節,發展成一個關乎大義的生死取捨故事。叫人訝異的是,在基斯杜化獲根的演繹下,這一小節成功由極端可笑過渡至描述人性的高貴可敬,無損箇中真摯的細微情感。

《廣告牌殺人事件》或沒有《In Bruges》與《癲狗喪七》那麼過癮,可以叫觀眾笑聲此起彼落,但《廣》無疑對人物有着更深的刻劃,把麥當奴作品的潛質推展至一個新境界。如果要找一個詞彙歸結《廣》的核心主題,我想,大抵沒有比「人的尊嚴」更為貼切。

(《廣告牌殺人事件》劇照)

《廣》的開篇非常有趣,大概在電影開始約15分鐘時,麥當奴已向我們展示,我們預設的故事主角,那個恨怨難平的母親Mildred,不是完全正確、完全值得支持愛戴的人物。相反那個甫登場時稍帶反派氣燄的警長Willoughby,也有他的苦衷與道理。

兩人首次碰面、坐在韆鞦上的對談中,我們見到Mildred絕對有她無理、苛刻的一面(她不惜要抽全鎮以至全國男性的血來找出殺她女兒的兇手,而Mildred對病入膏肓的Willoughby也毫無體恤),同時見到Willoughby對無法逮捕兇手感到難過。但正如他向Mildred解釋,他已探查過目前的所有線索。Mildred與Willoughby,兩個站在對立位置的人,在故事發展下去的時候,先後展現了他們崢嶸特立的個人原則。

細膩刻劃小人物 鐵面背後見溫柔

電影去到中段發生了一個重要的轉折,那就是Willoughby吞槍自殺。Willoughby在遺書中清楚說明,他經周詳的權衡與考慮才決定自殺;他無法接受最心愛的妻兒看着他臨死前日漸消瘦痛苦,他拒絕帶着頹靡形態、令家人傷心透頂下死去。Willoughby留下了三封遺書(給妻子、給Mildred及給Dixon),三封都是婉約溫柔,充滿對收信者的理解與洞察。麥當奴過往極端的暴力與幽默的結合,在《廣》發展成Willoughby身上的剛柔並濟。

另一邊廂,Mildred是一個不苛言笑,大半時候都沒有表情,開口斷不會有美言的中年母親。可是,在她密不透風的鎧甲下,我們也目睹她脆弱的時候。電影去到中後段,Mildred的三塊廣告牌離奇着火。廣告牌燒到通紅沒了大半,Mildred卻堅持要去撲火。在電影裏一個極遠距離的廣鏡頭下,微細如蟻的Mildred由一塊廣告牌奔跑到另一塊廣告牌救火;箇中的力量懸殊,令人不禁想起決意要跟風車決鬥的唐吉訶德。Mildred的兒子Robbie不無擔心母親,勸她別再徒勞犯險,但Mildred回過頭來,大叫一聲「Robbie」之際,眼中竟有淚光,而她那樣繃緊的歇斯底里也好像快要把她拖垮了。對於Mildred來說,這些廣告牌維持着她繼續與生命戰鬥的意志,保護它們就是她的使命。

Mildred與Willoughby,都是非常恪守立場原則的人,斷不輕易退讓或示弱。《廣》拍攝出Mildred與Willoughby鐵面堅強背後的善良、溫柔用心,讓我們看到兩人心中最柔軟的一塊,看到他們如何勇毅艱難的維持着自己的行事方式與原則——那種或許最能被稱為「尊嚴」的東西,這正是《廣告牌殺人事件》最動人、最可貴之處。

 

【編按:本文原載《01周報》。】

(《廣告牌殺人事件》劇照)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