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美圈套.影評】批判深度連一集Netflix《黑鏡》也不如

撰文:嚴尚民
出版:更新:

《圓美圈套》(The Circle)有重量級影帝湯漢斯(飾演「圓網」創辦人艾蒙比利)壓場、青春偶像愛瑪屈臣(飾演美)擔正、《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新鮮面孔 Ella Salmon 助拳,加上科網社交媒體尖端科技題材,緊貼時代,理應是很好發揮的題材,但成品竟是一盤散沙。導演占士潘素特(James Ponsoldt)前作《當旅程結束時》是近年獨立電影裏的一顆閃爍孤星,未料續作竟落得如此收場,連合格也稱不上。

「The Circle」——圓網到底是什麼?它是一個企業、進化版的 Facebook,只不過這企業做得更大更闊,連 bio tech、military tech 的範疇也沾染,基本上是 Google、蘋果和 Facebook 的混合體,利用網絡社交工具 TruYou 發迹,透過發明更多的 gadgets 去雄踞線上和線下世界。

圓網教主正是艾蒙比利。他的形象似乎參照喬布斯、Tesla 跟 Space X 創辦人 Elon Musk 加亞馬遜龍頭大哥 Jeff Bezos,受工作團隊歡迎、有領袖風範而不失幽默。創新精神加上熾熱氛圍,令圓網員工特別投入,在良性競爭的文化下無間斷工作,放工後(實際上沒指定的收工時間)仍待在總部參加「課外活動」,爭取更高的 TruYou 排名。導演開始時落力營造的共融環境,讓觀眾和美投入盡皆美好的世界,把圓形總部(跟蘋果公司新總部設計幾乎一樣)以外的世界拋諸腦後,但表面上的美好背後卻隱藏權力慾。潘素特花不少篇幅寫圓網的公司文化,要求受薪者全程投入,如宗教狂熱般。有家累加上性好自由的美起初不慣,但久而久之卻全身奉獻,悲劇襲來痛失好友,才跟隱形創辦人卡頓(John Boyega飾)來一個大反擊。

電影初開確有引人入勝之處,因它屬於少數深入描寫 IT 界職場文化的電影(大衛.芬查的舊作《Social Network》也只專注寫 Facebook 創辦人朱克伯格的經歷和個性)。況且我城雖有數碼港,但 IT 業的發展卻仍停留在千禧前後,普遍香港人以為 IT 業只是網站管理業,IT 業者被笑稱「IT 狗」,連業內人士亦妄自菲薄,面貌截然相異。所以《圓美》在題材上仍算新鮮吸引,惜角色的發展推進之慢之奇,看得令人冒汗扼腕。湯漢斯完全被浪費了,困在圓網的世界,性格鐵板一塊,編導寫他寫得神神秘秘,但明眼人一看便知此阿叔分屬偽君子。就一個試圖借大數據(big data)統治世界的人來說,他的道行也太低、城府也太淺了吧?美的角色更不知所謂,認為「secret is lie」沒問題,但以為「secret is lie」然後把「坦白」奉作玉律,不斷自揭私隱的成年女生,其判斷能力之差,應該連踏進「圓網」的機會也欠奉。

《圓美圈套》劇照

《圓美》嘗試揭露美國創業文化(startup culture)陰暗面,但編劇本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精神去創作,出來的劇本多處虛浮無力,用力著墨處卻又斧痕明顯,配樂尤其令人煩躁,不住用電音提醒觀眾正身處高科技世界,是你即使悶到睡着也會給吵醒的段數。所謂探討私隱可貴也來得表面,《圓美》既然要寫新媒體模糊了公私區域,卻寫不到這媒體吸引處,看者難以理解女主角因何會放棄私人空間,道成肉身成虛擬世界的典範。如果是為了保住工作,沒有說服力;如果是為了成為「隱私 KOL」,她卻處於被動的位置。她的照片引起軒然大波,編劇可大膽假設,但發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總之,導演借題沒發揮,連獵奇的層次也未到位,電影批判反省的深度,連一集 Netflix 的《黑鏡》(Black Mirror)也不如。

隨着第四次工業革命到臨,私人空間成了政治家、生意人和革命家不可忽略的領域。特朗普靠 Twitter 外交執政、ISIS 借 viral 片徵兵、Millennial 的生活模式跟互聯網和「物聯網」更不可分割等,網絡上獲認同好像比面對面的讚美更有力度。《圓美》本意應是借主角美的個人遭遇寫新生代甘願為連結/認同而犧牲個人隱私,真相卻是永遠也沒有全情投入。導演前作《當旅程結束時》的主角,參照了美國傳奇作家 David Foster Wallace,這位因抑鬱而自縊的天才曾為互聯網的出現擔憂,並立下注腳:「互聯網擁有全部,而又令人渴望更多(Internet is everything and more)」猶如潘朵拉的盒子。《圓美》似乎抓住了這句題旨,幻想一瀉千里,結果半步也沒有踏出去。

 

【編按:文章原題為「《圓美圈套》 看不透的公私分界線」,現題為博評編輯所擬。】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