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玩具不能亂玩?遊戲是兒童表達心中世界的獨特語言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文:鄭子聰(註冊社工)

家長與兒童進行遊戲會習慣說:「這個玩具不是這樣玩的」、「玩具不要這樣放」等提醒,希望小朋友在自由玩樂的時候也須守規,但兒童或會因為擔心違反規則,在過程中會步步為營,也不敢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玩玩具,表達自己的所想所感。倘若家長希望透過遊戲時間讓兒童學習自律守規、自理和執拾,這當然很好,但如果家長們想以另一種方法在家中與兒童進行遊戲,協助兒童全面表達自己,並鼓勵兒童以遊戲作為獨特語言,藉此了解他的內心世界及增進彼此關係的話,也可嘗試下列方法。

在遊戲過程中,家長可多用言語說出並肯定兒童當時的感受,然後描述他的遊戲情況,讓他感受到家長一直在陪伴,家長在安全情況下可予以自由,但當家長察覺到不安全的情況,必須堅持底線,倘若兒童在遊戲過程中作正確的行為,會有值得擁有的後果,反之如果他繼續不正確的行為,會有不值得擁有的結果。當然,家長要給予他空間,等待他作出選擇,也必須要跟隨孩子的選擇與後果。

例如小朋友拿著玩具槍,想向著家長發射,有機會令家長感到痛楚,也會有害怕的感覺。在那時候,家長可嘗試先肯定他們的感受,然後向他提供選擇,家長可嘗試對兒童說:「我知道你很憤怒,但你向著我發射會令我感到痛楚與有些害怕,如果你決定向我發射的話,你便不能繼續玩這支玩具槍。」倘若他之後作出正確行為,可對他說聲「多謝合作」,但如果他仍選擇向家長發射的話,便要承擔後果,未能繼續玩玩具手槍。

(作者提供相片)

家長也要留意,在遊戲過程中要接納與尊重兒童的行為與情感表達、能力和進步,相處時也要向兒童贈予笑容與禮貌,倘若家長能嘗試以上述原則和技巧與兒童進行遊戲,彼此的關係定能更進一步,兒童也能有充足空間去表達自己,在孩童時代健康成長。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