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夫人國際親子台】孩子升小一,要有心理準備處理欺凌問題

撰文:Hello Bonnie
出版:更新:

11月13至17日,是英國校園的反欺凌周(Anti-bullying Week),威廉王子也藉此時機站出來,透過「防止網絡欺凌工作組」發布網絡行為準則(code of conduct),推廣「反網絡欺凌」的重要,這成為上周倫敦的學界熱話。

在本港,上周的家長熱話,是一名屯門小一生疑遭欺凌,身心受創。上月寫過一篇有關欺凌的文章,提到雪雪因體重長踞高位,爸爸擔心她長大後,會在校成為被欺凌的對象云云,上次以PISA的學生「生活滿意度報告」,淺談了各地的欺凌數字,今次希望更多從孩子成長的角度談「欺凌」。

「欺凌」定義上有兩大特點:第一是「進行欺凌者與被欺凌者是處於權力懸殊」的情況下,前者讓後者受到身體或心理上的傷害;第二是這行為是「持續地發生」的。正因為這兩大特徵,故此它不是一個鼓勵孩子獨自面對、要在挫折中成長的場合;它亦不同於孩子在玩遊戲時跌倒、受一點傷,然後可以自己爬起來的偶然情況。我們不能期望受欺凌的孩子,尤其在他們年幼時,能自己用「建設性」的方法來解決,故家長及老師介入處理「欺凌」事件是必須的。學習環境對幼童非常重要,沒有一個讓人心安的校園,如何能集中學習,更違論學習動機。更重要的是,需要幫助的不只是受欺凌者,其實欺凌者同樣需要幫助。

順帶一提,在幼稚園升小一的那一年,作為家長,也要有心理準備將要面對及處理不少學童行為問題,一來是因為處於學校過渡時期(School Transition),孩子畢竟需要時間適應。同時,也不要忘記,在幼稚園階段,老師擔當著半「媬姆」的角色,孩子很少離開老師的視線範圍。但升上小學後,小朋友會有較多自由相處的時間。小朋友們在小息、午膳時間,未必有老師在緊密看管,與同學(甚至不同年級的同學)也有很多機會接觸,學童面對的狀況會出現更多變數,故有機會出現一些老師未必察覺的「欺凌」事件。遇上懷疑「欺凌」事件,我們不用反應過敏,但也絕不能坐視不理。

懷疑子女被欺凌,絕不能坐視不理。(視覺中國)

很老土,但亦很真實的是,擁有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小朋友面對「欺凌」時的最強後盾。對小孩子來說,要主動表達自己,本來已經不容易,而受欺凌的學童通常亦是較被動、語言溝通能力較弱的一群。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家長要做的,是找一個安靜專注的時間,跟孩子好好談心,讓孩子知道愛常在,並在家中找到安全感。我們要明確讓他知道,欺凌是不可接受的行為,沒有人應該這樣做及受到這樣的對待,並承諾我們會盡一切能力去停止這情況繼續,落實跟學校、老師一同處理。

對年紀大一點的孩子,我們可以進一步讓他們明白,欺凌的本質是一種「權力遊戲」,欺凌者透過身體攻擊、掠奪物件、嘲笑、諷刺、孤立等行為,進一步鞏固這權力失衡的狀態。專門教授社交技巧的Brooks Gibbs曾在Youtube上演繹過,青少年可以如何停止語言上的欺凌。簡單來說,就是被欺凌者需要擁有「堅強的外殼(Tough Skin)」,本身要是個自信的孩子,有良好的自我價值及肯定,那無論欺凌者說些任何說話,也將無法令你動氣及影響你的自我形象,以不示弱、不反擊,但充滿愛的說話來回應。當欺凌者無法令你生氣及受挫,他實現不到那種「權力懸殊」的快感,自然不再喜歡找你進行這「遊戲」。他在Love Is Greater Than Hate一書,更詳細分享如何讓校園變得更美好。

最後更想一提的是,在Tech-savvy的一代,「網絡欺凌」也同樣常見。威廉王子在Twitter上分享跟Lucy及Chloe的訪談,當中就提到,在「網絡欺凌」盛行的世代,孩子找不到安全的容身之所。以往校園欺凌,孩子還可以離開學校,避走家中,找回一個感覺安全的地方喘息。網絡世界的無邊界令孩子的傷害也無止息,生活在一個不會離開社交媒體的世代,被「網絡欺凌」蠶食著心靈。Lucy的兒子Felix在17歲時,就是在這樣的處境下,因為找不到出路而自殺。

但願這些令心痛的結局,真的不會再出現。「欺凌」不應是一種遊戲,更不應有能力改變孩子的自我價值。我們要守護的,是孩子心中的堡壘。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