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20年.博評】社會分化,因為三件民生的憾事

撰文:李兆波
出版:更新:

香港回歸祖國20年,是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有幾件事卻令人相當遺憾,令社會不和及分化。

遺憾之一是政府在2000年時把港鐵上市,上市以後,盈利主導,著重股東回報,令保養維修及鐵路營運在一段時間被忽略,但在地產發展卻相當積極。另一方面,無論是那個可加可減機制或停車轉乘計劃皆未能更好地發揮作為主要交通系統的功能。港鐵在2016、2015年及2014年的利潤分別是103.4億、131.4億元及157.97億元,其中來自未計入物業發展的基本業務,即主要是客運業務的利潤在2016年、2015年及2014年分別是89.16億元、85.65億元及80.24億元,這是真正的利潤,不包括來自物業及物業重估。港鐵是香港主要的交通工具,沒有必要有那麼高的盈利。政府有必要把過多的利潤納入一個很多人提議已久的基金,以穩定票價,及為將來的鐵路建築作準備,可惜港鐵是上市公司,此路不通。

另一個遺憾是2005年時政府把房委會的停車場、街市及商場出售,帶來短暫的資金,卻衍生了不少的社會問題,領展的誕生固然改善了很多屋村的商場、街市及停車場的管理,但同時卻產生了另一個發展商 ,政府以為上市可以幫助興建公屋的中短期資金需求,當年的政府沒有考慮發債,而是把所有的街市、商場、停車場賣清光。政府高層未必完全知道,你找財務顧問時,他們一定會推介上市,因為上市可以令他們賺取龐大的佣金,這比起發債高得多。

領展改善了屋村商場、街市及停車場的管理,但卻產生了另一個發展商。(資料圖片)

最後一個關於民生的遺憾是房屋供應,自曾蔭權年代停止了賣地,停止了居屋的供應,令樓市出現了前所未見的大升市,這升浪維持了十多年,是前所未有,當業主的當然開懷,但更多的香港人沒有合理的居所,他們退休時不知道可以住在那裡。那個青年宿舍仍然無影無蹤,第一間仍未建好入伙,時間快橫跨了三個特首,實在不可以接受。

港鐵擁有權的角色、領展在公屋居屋特別是低收人社群的地區帶來的社會問題及房屋問題,肯定會影響未來5年甚至是10年香港市民的起居飲食,此言非虛,港鐵影響大家的行,領展影響大家的食及行,因為它擁有不少街市、商場及停車場。

港鐵是香港主要的交通工具,沒有必要有那麼高的盈利。(資料圖片)

港鐵上市時的特首是董建華,政務司司長是陳方安生,財政司司長是曾蔭權,而決定把領匯上市時也是由董建華任特首,政務司司長是曾蔭權,財政司司長是唐英年,停建居屋及停止賣地的主導者是曾蔭權。這些決定似乎沒有考慮社會的整體利益,而著重訴商界的利益,埋下了社會分化的伏線,相信歷史會對他們特別是曾蔭權有更全面的評價,他參與了這三項重大而錯誤的決定,而政府亦應補償數百萬市民因為這連串錯誤決定而受到的影響。

董建華(右)與曾蔭權(左)。(視覺中國)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