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的香港地:一切從煎釀三寶說起

撰文:建築平台
出版:更新:
香港街頭小食,令人嚐到不只是食物的味道,還有行人、車輛及街道結合的獨特氣息及氛圍。聽起來有點不合衛生,但從城市角度看,卻是一種重要的空間模式。
阿茂@建築平台
(Getty Images)

文:阿茂@建築平台

我叫「阿茂」,是一名本地建築師。沒錯!我就是「阿茂整餅,冇嗰樣整嗰樣」。我平日愛吃也愛整,近期最愛整建築餅,貫徹「阿茂」的創新精神!今天「阿茂」不整餅,但想跟大家分享一個關於煎釀三寶的故事。

吳鍾坤攝

我有一位建築界朋友,他的老婆廚藝精湛,知道友人鍾情煎釀三寶,就特意在家炮製一餐,怎料友人只是淡然的回覆一句好味。識食的朋友當然明白,煎釀三寶這類街頭小食,吃的除了豉椒味道外,更重要的是地道風味。

小食與街頭結合 我們吃的不只是食物的味道

要食到有地道風味的煎釀三寶,當然要去香港街頭尋找。不過,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想找到賣煎釀三寶的攤檔已很不容易。如果你家附近仍有一檔半檔的話,請好好珍惜。想當年,「掃街」搵食,真是平常不過。五、六十年代的大排檔式小食店,囊括早、午、晚以至宵夜時段,那種香港街頭情懷,令人津津樂道。

街頭小食美味之餘,上菜速度快、價錢相宜、填飽勞動一群的肚子外,當時也扶了像我一樣苦心向學的學生哥一把。香港街頭小食,令人嚐到不只是食物的味道,還有行人、車輛及街道結合的獨特氣息及氛圍。聽起來有點不合衛生,但從城市角度看,卻是一種重要的空間模式。

真正塑造城市空間的 ​並不是建築師

雖然建築師常被喻為城市空間的塑造者,但這不等於我們單憑一張設計圖紙,就可以洞悉整個城市。城市規劃師埋下城市的骨幹,建築師則負責塑造空間特色,但這些都未能真正代表城市空間的發展,因為本土文化往往會影響公共空間,令其不斷演變。這種「由下而上」(Bottom-up)的影響,會令公共生活空間衍生出一個平衡,令空間真正融入生活,從而變得豐富。

廟街 充分利用城市空間​的代表作

廣為人知的廟街煲仔飯、蠔餅等,由鋪內食到鋪外,雖說是非法霸佔街道,但觀乎其遠近馳名、車水馬龍的盛況,其實是本土文化充分利用城市空間的代表作。設計特別的帳蓬、善用街道的餐桌排列,令街道的日與夜,出現截然不同的空間運用和氛圍,令人回味。當年政府看到市民的需要,在部分時間直接把街道設為行人專用區,令本地特色得到支持。

在今天的香港,這種情況可能很難再發生,我們只會看到,本地小食店一間又一間地倒閉,馬路回歸汽車界。還記得以前銅鑼灣登龍街一段,每逢夜晚街上都有的宵夜、打冷;對比現在新落成的餐飲大樓,及多間特許經營餐廳,本土風味不再,亦難以在街上看見寒暄的街坊。

經過新年那所謂旺角「暴動」以及屯門良景小販事件後,要保留香港街頭小食文化,或多或少在香港人眼中已被政治化。身為建築師,希望政府能從心明白廣大市民所需,明白「由下而上」在文化和城市空間發展的重要性,保存真正屬於香港人的生活和空間。城市空間的學問,在於如何在硬性規管和軟性靈活發揮中取得平衡,讓城市的多樣性得以滋長。說到這裏,決定要落街篤串魚蛋,食件煎釀三寶先。下次見!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