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孭嘢人】由正評變負評:熱話是如何演化而成的?

撰文:李立峯
出版:更新:

港鐵在網上發放宣傳片,呼籲「孭背囊客」自律,引起熱議和批評。
港鐵的宣傳片出了甚麼問題,已有很多人談論,不是本文重心。這次事件令我感興趣的地方,是宣傳片如何在幾天之內演變成網絡熱話,然後被主流媒體報道,當中話題如何演化。
抽象點說,問題是資訊和意見如何在媒體循環(media loop)裏流通,其中有甚麼機制,可以使事件在議程及框架上產生變化。

港鐵在網上發放宣傳片,呼籲「孭背囊客」自律,引起熱議和批評。(影片擷圖)

其實,我在十年前做過一點關於媒體循環的研究,那始自2006年的「巴士阿叔」事件。當年YouTube是很新的事物,巴士阿叔短片在四月底左右被網民關注和討論,過了兩個星期,開始有專欄作家討論事件,主流報章開始跟進,隨著主角們逐一現身主流媒體,事件成為全城熱話。之後幾年,個別報章會常規化地報道熱門或有趣的YouTube短片,一些報章有特定欄目或版面報道網絡現象。

那些年──其實也不過是約八年前而已,Facebook進入香港不久,香港本身仍未有太多網媒,Facebook上也沒有多少公眾專頁。若今天再做研究,分析網絡現象如何走進主流媒體,主流媒體又如何推動網絡討論,那會是一個怎樣的媒體循環?

最近因另一些研究的需要而使用Facebook專頁搜尋器QSearch,用戶可以關鍵詞搜索在特定時段中出現過的Facebook公眾專頁貼文。我以「(港鐵OR地鐵)AND(孭嘢OR背囊)」為關鍵詞組,搜索3月2日至3月7日每一天的相關貼文。由3月2日至5日,能搜索出來的符合關鍵詞條件的貼文有13則,但3月6日跳升至29則,3月7日再升至109則。我再把系統能顯示出來的貼文作出整理和篩選,以下是一個簡略版的Facebook貼文時序表:

註:讚數、回應量和分享量是貼文發表後48小時內所得的數量。

 

系統和關鍵詞搜尋方式有各種限制,我們要小心詮釋結果。例如任何關鍵詞搜尋的主要限制之一,是談論一件事件的貼文,其實不一定要用上搜尋時所用的關鍵字。而我目前亦沒有辦法獨立測試系統的搜尋結果會否遺漏一些專頁。但從系統得出的結果,還是很有意思的。3月2日港鐵專頁出貼文,沒有引起即時的網絡熱議。貼文最早的留言裏,雖然也有小量批評聲音,但同意港鐵觀點的人其實佔多數。有趣的是,涂謹申在下午已發文回應,說「放片之前有諗過北區街坊有咩感受?」但他該貼文引發的回應不多,並未有成功地reframe整件事。

港鐵短片受到更廣泛留意,始終先靠主流媒體,商台my903.com的貼文,在48小時內有近1500個分享。同一天,至少3個專頁通過轉發商台的貼文而轉發了港鐵的宣傳片。但無論商台也好,轉發商台貼文的專頁也好,都沒有批評港鐵的意思。

當然,在QSearch顯示不出來的,公眾專頁以外的更廣大的Facebook世界裏,可能在3月3日已經醖釀著大量批評聲音,而這些批評聲音,到了3月4日及5日,在一些KOL或小眾媒體的專頁出現了。例如在有近10萬個Like的插畫師文地貓的專頁上,貼文說:「我愛揹背囊㗎!咩料連背囊都要小?拖住大大個行李大大個水貨箱你唔管?」文地貓其實轉發了商台的貼文,但賦予了內容不一樣的意義。

3月5日晚,香港01報道事件,到了3月6日,更多KOL和小眾媒體議論紛紛,差不多所有貼文的基調都是批評港鐵。到了7日早上,終於上了蘋果和明報。

3月5日晚,《香港01》報道了此事。(香港01)

整個過程、那些貼文及網民的留言,仍然有很多進一步分析的需要,我在這裏只想指出幾點。

第一,上面的貼文時序表印證了KOL和小眾媒體在今天的社交媒體中的重要性,在商台3月3日的貼文和3月7日早上蘋果的報道之間,大部份得到最多回應的貼文都來自KOL或小眾媒體。他們較主流媒體更貼近網絡文化,更有能力捕捉、凝結、表達,及推動網民反應,亦因而更有能力把事件「reframe」,不過這不是個別KOL或小眾媒體的力量,而是整個小眾媒體場域的集體力量。

第二,以上的一點,不代表小眾媒體替代了大眾媒體。率先使港鐵宣傳片大受關注的,是商業電台,蘋果發出一則報道能得到的讚和分享,無人能及,明報不算特別貼近網絡文化,但它的報道得到的讚和分享,仍比絕大部份KOL或小眾媒體多。論接觸不同背景不同階層不同興趣的廣大市民,傳統主流媒體機構的力量仍然很大。

第三,從港鐵發宣傳片到網絡熱議上明報,用了五天時間。這大概是因為事情不是甚麼重大社會政治議題,所以需要多點時間發酵,而且要達到更高的網絡熱度,甚至出現了網民發起拖篋行動的可能性,才得到專業意識較強的媒體的關注。若換上另外一些事件,例如林鄭月娥不懂用八達通入閘,網絡的發酵和reframing,可以在半天之內發生。

第四,雖然公關運作不是我的研究領域,但港鐵對整件事的反應是否有點被動和有點慢?平心而論,任何機構要回應網絡世界中媒體循環的複雜性、速度,及變化之不可預測,並不容易。但如何因應媒體循環中的議題演化而作出適當和及時的回應,是不能避開的挑戰。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