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回應《IT狗與男性特質的霸權》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IT狗,你的資訊真的很有用」這一句,出自某教育雜誌中單元《超級無敵IT狗》的一幅漫畫。單元由2008年第19期開始連載,透過女孩珍妮和名為「阿寶」(又稱IT狗)的機器狗講解,令學生初步掌握各種科技與工程學的知識。今人所謂「IT狗」,或可追溯至更早期之行業用語。但該漫畫在網絡上瘋傳後,似乎引起不少業內人士共鳴並借此自嘲,而外界亦多有採用,「IT狗」從此成為一個對從業員使用的常用貶稱。
它甚至成為社會現象,引起學者關注。謝飛亞《IT狗與男性特質的霸權》一文,嘗試從性別研究角度,分析「IT狗」這個身份是如何被建構,並以LIHKG討論區題為「IT狗無啦,資訊科技界竟然提同性戀問題」一帖作例,拆解它與另一個看似不相關的身份「同性戀者」的互動。讀畢此文,筆者心情是複雜的,一方面見有心人試以淺白文字簡介性別研究理論而興奮,另一方面則因文章引例及推論不太恰當而感沮喪,所以也撰文分享一下對學科及此文章的觀感。

自嘲為IT狗,是因為部份從業員覺得自己不受社會重視,工作沒有尊嚴及只能服從命令。(視覺中國)

文:Ingram Tam 

按筆者愚見,性別研究這跨學科的「怪物」,比其他學科更需要handle with care。它是有趣且富革命性及啓發性的,由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文學、歷史、政治學等各學科組成的背景,已注定它百花齊放的本質及不平凡的走向。部份學者重視各種性別/性向的主體經驗及文本,並借心理分析、馬克思主義以至「類分析哲學」等開拓自己論述,所以特點亦顯而易見:重理論分析而少「客觀」驗證,更不用提及部份人挑戰傳統的、男性的、父權社會衍生的「科學研究」方法和知識論。

也因此,這套「離經叛道」、漸漸自成體系的學問常受到外部挑戰,而內部論戰也十分精彩。筆者會建議先視之為一家之言,留意兩個「阿媽係女人」的要點,其一:論述本身是否成立,有沒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其二:假設論述本身成立,它有無有時空或場域的局限性?至於與其他論述的外部矛盾,隨便思索就一大堆,若不先暫行擱置,恐怕難以領會箇中妙處。

謝文所引述Raewyn Connell對男性特質的理解是透徹的:

「認為男性特質在不同的歷史、時空、文化、場域中有不同的形式與實踐方式,而且它不是一種內在的心理特質,而是一種人際關係上的實踐 (practice),譬如對他人的期待與行為想像。簡單而言,她認為男性特質是一種社會文化的產物,每個社會對男性都有不同的期望與要求。」
(原文節錄)

各位可能會對否定男性特質「內在心理性」的部份有所保留,但或多或少會同意它的「社會性」,亦即它可受到不同社會的塑造而衍生出不同的形態。所以不一樣的環境下,有不一樣的男性典範,三國時代「生子當如孫仲謀」,當然和歐洲中世紀的騎士精神以至香港八九十年代的「四仔主義」截然不同。

那今日香港的霸權性男性特質 (Hegemonic Masculinity)是甚麼呢?平機會2011報告所講的是有錢有事業以及身高,大家用常理推斷當然還有上車(買樓置業)和有親密關係,至於「有仔女」這一點則似乎已站不住腳。而對於年輕一輩,八九十後以致千禧世代所高舉的價值,我們可以見到有更多的不適用,新時代的人性特質成為了今日男性及女性特質的一部份,為尋夢,為追求公義,為表達訴求,可以不惜一切走到多遠?這數年間發生的事可見一斑。

而若要將這套論述套進「IT界」中,我們則需更小心處理,IT與年代是直接掛勾的,幾年前的講法今日或已不適用。今日的IT界,還是否缺乏向上流動的機會和工作滿足感?筆者不會完全否認,身邊也有IT朋友有如此感受,最近亦有新聞指入門職位開價偏低。但另一方面,界別也不是鐵板一塊,不同專科待遇天差地別,做System engineer、IT Audit等前景被看高一線。

三國時代「生子當如孫仲謀」,和歐洲中世紀的騎士精神以至香港八九十年代的「四仔主義」截然不同。(《三國》劇照)

自嘲為IT狗,是因為部份從業員覺得自己不受社會(也包括上司、同事和客戶)重視,工作沒有尊嚴及只能服從命令。但對當前工作的不滿意,是對自身待遇的貶抑,並不代表對整個行業的否定,「不斷自我生產 IT 從業員的負面形象」的說法實不知從何而來,相反的論述如「民智未開」、「民眾需要教育」倒是經常聽到且深有同感。而「理想男性應該擁有的職業地位的渴求」其實亦不難在自己選擇的IT界別裡追求,甚至可能比其他一般文社學科出身的畢業生更易達成。

而作者對「IT狗和同性戀者」兩種身分互動的理解更是令人無語,似是捕風捉影、過度解讀多於理性分析。所引用連登帖文中,帖主認為業界代表在提問中,首要反映的應是業界問題而不是同性戀問題,而他的回覆亦印證此點。其他版友則似是借題發揮對從業員的惡劣或方便(?)環境以及不要讓從業員的慘況延至下一代的感言(?)。究竟這些說話是如何『透過壓制比自己更邊緣的男性以突顯自己男性身份「其實並非那樣差」的手段』,筆者是完全看不出,至少從文字中是找不到任何貶同性戀以褒IT從業員形象的論述。更重要的是,當中講的其實是兩個身份的完美配合(perfect match),與作者所提及將兩種身份加以明確區分互相矛盾。

又,作者所推論的另一種可能亦有違事實。事情原委是有IT業界代表提問同性平權問題,本身兩個身份的關係已是再清晰不過的連上,而帖友亦只是被動地就此回覆,又如何有「把 IT 狗與同性戀扯上關係」的主動性,「透過兩種負面身份的疊加,藉以諷刺現時職業處境的無奈與荒謬」?若我們退後一步,說帖友順藤摸瓜,倒是有點理據。至於帖友回覆中所提及之「同性戀」描述是否帶有負面含意,這點見仁見智。

不同的學科,除啓發思考,豐富我們對世界的認知,亦提供了分析事情的不同觀點。性別研究,講的不只是性別和性向議題,它亦從性別建構角度分析社會現象,以批判角度審視性/別與其他生理、心理、社會文化差異的緊密關連。它的理論大多是複雜的,並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清。謝撰文普及性/研究的目標,筆者其實是非常欣賞,「解構性別」一文思路清晰,令入門者較容易理解Judith Butler的部分學說。但IT狗一文則牽涉到社會現象的分析,若無詳細交代推論過程,亦未有留意所援引理論於現實社會的適用性,只會予人無中生有之感,對提昇讀者對性/別認知的興趣無甚幫助。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