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風波】李的名字叫沙皇

撰文:邵家臻
出版:更新:
「罵人之意不在罵」,他跟前人的罵有些不同,他不是想借罵脫身,而是真的以罵開戰-向孩子宣戰。
邵家臻

罵罵罵罵罵罵罵!罵,注定是一次事件、一個插曲、一個頓號。總之,它不會是終點。它只能捕捉時光的那一刻,潑辣至極致,隨即凝結在這裡,像一張靜態的照片,永遠無法變成一紙辦法。1不過「罵人之意不在罵」,他跟前人的罵有些不同,他不是想借罵脫身,而是真的以罵開戰-向孩子宣戰。

 

港大校委會主席李國章星期二晚首次主持港大校務委員會會議,遇學生抗議,場面混亂。李國章和校長馬斐森昨日下午會見傳媒,起勢還擊。他一駡參與示威學生只是因為被「毒品」毒害(poisoned by drugs),才會作出非理性的行為;二駡學生背後有公民黨干預;三罵學生會主席馮敬恩發放假消息。

 

政治干預大學自主-這明明就是一個大是大非的道德問題,但此刻,這個黑白分明的是非題卻被歪曲成各種各樣利益、權力、政治的角力場所。白色的被抹黑,黑色的被漆上白色的偽裝,結果當然是混沌的一片灰。也忘了,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世事變得那樣詭辯,只跟陰暗、狡詐、怯懦、卑鄙、粗暴、暗黑有關。當我們幸遇莘莘學子的勇敢、善良、正直、坦誠丶無私,不但沒有借他們的眼睛,重新觀看這陰霾密佈的世界,反而一味地罵⋯我想罵人者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向孩子宣戰(The War on Kids)。

The War on Kids是一套2009年出品的紀錄片,導演Cevin Soling檢視了美國公立學校制度,得出了「學校不能教育學生」這麼一個驚心動魄的結論。他發現,日益專制極權的教育系統並不能夠讓孩子學習到更多新的知識,也無法促進他們品格和德性的發展,甚至使學校變得與監獄無異,從根本侵蝕着美國的民主制度。出於無根無據的恐懼,學生的基本人權和自由就是如此這般的被制度化地剝削。

 

我們都一樣,倒果為因,示威變被襲,被襲反被捕,一切都以「惡人先告狀」的法則進行,而學生、年輕人總是被挑上戰埸。回顧諸多示威現場的衝突混亂成因,大概不是出自學生、年輕人身上,但事後的指駡卻承受到最多。歸根究底,他們被針對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太顯眼、太易於辨認、太便於操控、太少得到同情、太方便裝斟在「替罪羊」(scapegoat)這個角色之上。

 

今日,參與示威大學生既然已經「被毒害」,丟失了理智,他們的聲音只能是噪音,他們的訴求只能是幻思,就算他們自己,也只能是一隻隻無藥可救的鴉片鬼。李的名字叫沙皇,你沒有改錯名,對噪音、幻思和鬼,統統殺無赦!

 

參考資料:

1. 邵家臻(2011):<成也指罵,敗也指罵>,《頭條日報》。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