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雙學判囚】泛民本土罕有合流 非建制整合路遙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在周日聲援在囚抗爭者的遊行中,本土派罕有地與泛民站在同一陣線,讓部分人士認為是次遊行為泛民與本土派重新合作奠定基礎。然而,本土派與泛民的矛盾在雨傘運動完結後日趨白熱化,兩個陣營要冰釋前嫌可謂殊不容易。無論如何,政治既無永遠的朋友,亦無永遠的敵人。立法會補選將至,過往本土派與泛民因爭議席的緣故,存着潛在衝突,他們能否克服這個障礙,在補選安排上作出協調,將會直接影響他們在未來有多大的合作空間。

對於當權者而言,這樣的司法勝利絕不會成為平息社會怨氣、解決社會矛盾的根本出路。(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抗爭路線之爭 本土派急速冒起

本土派的雛型在雨傘運動前已經形成,當時的本土派人士已認為,傳統泛民的抗爭手法過於保守,遊行示威只是「行禮如儀」,甚至認為「和(平)理(性)非(暴力)」的抗爭方式無法爭取到甚麼,一些立場較激進的本土派人士,更視傳統泛民為阻礙社會進步的敵人、是「賣港賊」;就算一些溫和本土派,亦會因質疑與北京良性互動的成效,刻意與希望和北京「又傾又砌」的傳統泛民保持一段距離,將本土派和泛民作出區隔。

而雨傘運動未能爭取到「真普選」之後,部分本土派更一度憑藉攻擊泛民,吸納不少對傳統泛民抱有懷疑甚至不滿現狀的市民支持,形成一股新興政治勢力,在去年的新界東立法會補選中,泛民和本土派協調失敗,便差點令建制派偷襲成功。

此外,在同年的立法會選舉中,部分本土派候選人一早明言不會參與協調,令本土派與傳統泛民的嫌隙更深。儘管本土派和泛民有着建制派這個「共同敵人」,但雙方互相攻伐的場景並不鮮見,雙方難言有合作的基礎。

多個團體昨日(20日)發起遊行,聲援在囚社運人士。(林若勤攝)

本土陣營遭重創 與泛民可再合作?

因此,自立法會宣誓爭議、加上本土派自身的內訌問題,導致本土派元氣大傷之後,一些本土派人士嘗試重新拉近與泛民的距離,亦被一些人質疑本土派是真的經過反思後,明白到和泛民並非對立,必須為社會利益尋求合作?還是只視傳統泛民作為重整旗鼓的避風港,在療傷過後又會再度出走,和泛民再次各行各路? 

當然,如果從非建制派的較大光普來看,非建制派可以選擇的空間頗為有限,因為建制派藉選舉制度、政治制度取得的先天優勢,是非建制派難以企及,如果非建制派仍要各據山頭、互相區隔,只會削弱自身的政治能量,難再和重新整合的建制派分庭抗禮。

但無論如何,縱然泛民和本土派合作在理論上有多重要,但雙方能否合作得來往往是另一回事。過往雙方合作失敗,除了是源於理念之爭外,議席得失的實際利益之爭同樣至關重要。現時泛民和本土派因聲援在囚抗爭者而再次走在一起,但他們即將再一次面對立法會補選,又可否避免重蹈以往合作失敗的覆轍呢?即使泛民和本土派成功克服這重障礙,也不表示在未來便會合作無間,但如果他們連這個難關也不能通過,要雙方在未來加強合作根本無從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