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情】私營博物館欠支援 電車文化館難逃「殺館」命運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笑聲笑聲,滿載叮叮」,電車是香港其中一個最為歷史悠久的交通工具,同時亦是香港本土文化的重要一環。全港唯一一間電車文化館,展出香港和世界各國有關電車方面的歷史、藏品和資料,可惜因合約期滿及租金高昂的問題,即將於8月26日結業。私營博物館在世界各大城市遍地開花的同時,香港政府卻一直對私營博物館缺乏支援,致使私營博物館難以生存。政府必須盡快訂立支援私營博物館的標準機制,讓不同專題的小型私營博物館有更大發展空間,與公營博物館相輔相成,才能讓香港一脫「文化沙漠」之污名。

位於山頂廣場的「香港電車文化館」將於8月26日結業。(香港電車文化館facebook圖片)

全港唯一一間電車博物館 盛載港人回憶 今終難逃一劫

80後香港電車迷會主席李俊龍因見香港沒有交通博物館,便於2013年時在山頂廣場,與朋友合夥創辦了香港首間「香港電車文化館」。館內收藏多款具歷史價值的物品,包括1970年代的錢箱、昔日車票,並展示了香港和世界各地有關電車的歷史資料,如香港電車系統的變遷,又實物展出車輛設備及組件。文化館還有一座仿照1950年代電車車廂的場景,配上藤木坐椅供訪客拍照留念,向公眾介紹電車文化。

遊人經過文化館,彷如躋身馬路旁,因為店裡店外的裝潢,都以電車為主題;店外設計成電車車頭,店內則掛有舊式招牌,充滿懷舊風味。(香港電車文化館facebook專頁)

電車文化館早於2017年因山頂廣場需進行裝修而被收回店舖,文化館結業的消息傳開後引起不少迴響,最後獲商場安排搬往二期,並以較低廉的租金續租兩年,租約至2018年底屆滿。然而,由於第一期商場比預期早完成裝修,並提早為二期進行裝修工程,故商場於今年5月通知文化館提早解約。雖然商場指文化館可以在裝修後再租舖位,但屆時租金將會大幅增加至三倍。事實上,文化館經費由售賣精品收入支撐,故財政一向緊絀,文化館宣布結業,不少網民都表示不捨,並擔心昔日遺物或消失於大眾視野。

電車文化館曾於去年曾一度結業,但後因得以較低廉的租金續租。(香港電車文化館facebook專頁)

私營博物館悲歌 政府無心協助

現時,全港的私營博物館為數不少,有大約15間,包括醫學博物館、稻鄉飲食文化博物館等。政府卻沒有為私營博物館提供足夠的支援配套,如技術支援、資助津貼等,令它們難以生存。 除了電車文化館之外,仍有其他的私人博物館因資金不足而面對結業危機。以「稻鄉飲食文化博物館」為例,該館原稱「人類飲食博物館」,由羅金成及其友人合資400萬創辦,展示來自世界各地的食具、廚具及香港飲食歷史等項目,後因缺乏支援,耗盡資金,而面臨結業危機,幸得稻香集團注資接辦才得以倖存。

人類飲食博物館最終有稻香集團接手營運。

政府一直忽視私營博物館的發展,當局的立場是「讓私營博物館在自我持續發展的基礎上以全自主形式經營,但當局會根據每宗個案的情況,考慮私營博物館的資助要求」,官腔背後,便即要博物館自求多福。

在政府「無為而不治」的政策下,只有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援助私營博物館進行文物保育的工作。然而,私人博物館除了須應付與文物有關的開支外,香港高昂的租金亦是一大難題,非大財團經營的私營博物館僅靠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的話,根本仍然難以經營。在2018/2019年度的財政預算中,計劃撥款200億元資助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增建設施,又撥款5億元給公營博物館等,卻沒有隻字提及私營博物館的發展規劃,可見政府仍沒有支援私營博物館的打算。

政府宜參考外國例子 訂立支援機制

其實現時不少國家都設立了適用於私營博物館的支援計劃,可供香港政府借鏡。以新加坡為例,國家文物委員會推出文物業界獎勵計劃,鼓勵私營博物館推出新猷,並提供財務獎勵予那些能助新加坡轉型為「全球文化城市」的文物及博物館計劃,刺激博物館及文物產品的創新發展。除了直接撥款之外,政府亦能仿英國設置博物館認可計劃,讓準捐助者更具信心,增加社會對博物館的資助。

若政府能訂定相關的遴選、評審和規管制度、資助安排,當可增加香港私營博物館的生存空間,使之與公營博物館相輔相成,促進本港文化生態多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