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社論】中央示範事不避難 港府實應見賢思齊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全國人大、政協兩會上周起在北京召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表《政府工作報告》時,承認中國在今年面臨更複雜、更嚴峻的環境,要求做好打硬仗的充分準備。值得留意的是,縱使面臨種種考驗,中央仍然展現執政者應有的戰略定力和承擔,堅持深化改革和實現高質量增長的基本方針,時刻以國計民生為念;反觀香港政府,當遇上經濟逆風,仍然死抱「大市場、小政府」這種不合時宜的管治思維,實在令人扼腕。

每當中央《政府工作報告》出台,香港各界總是聚焦港澳有關的部分,希望解讀「天機」──去年的報告並無「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等字眼,引起本地政界特別是非建制人士熱議,質疑中央放棄對香港的固有承諾;今年報告重提上述字眼,但過去兩年均有的「推進民主」一詞未再出現,於是又有人死摳字眼,患得患失。其實「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等方針早在《基本法》中寫明,何必庸人自擾?

無論是泛民還是建制,他們的視野和觀點都令人搖頭嘆息。就以泛民來說,他們當中有不少來自專業界別,識見應該不差,但總是意識形態掛帥;至於獲港府和中央支持的建制派,也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不思進取,例如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提議在珠海、中山等地建立「香港城」,眼中只有這些小實惠,而非為香港的長遠發展,提出真正有建設性的建議。

(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香港自詡「國際大都會」,但其政治人物卻鼠目寸光,難免令人汗顏。或許除了土地大辯論,香港還須推動另一次以價值取向為主題的大辯論——究竟,我們要維持所謂的「大市場、小政府」邏輯,抑或妥善拓展香港產業,消除來自特定群體的利益枷鎖,為民生提供基本保障,以及為年輕人提供值得憧憬的未來?這些問題對香港至關重要,可惜特首林鄭月娥的《施政報告》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的《財政預算案》都沒有觸及。

中央積極有為 港府處事被動

事實上,對比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和港府的《施政報告》、《財政預算案》,不難發現,無論在工作態度上、還是對自身責任的認知上,兩者均存在明顯不同,而這種差異源自對從政所為何事的南轅北轍的價值判斷。

首先,中央政府應對內外挑戰時比港府更加積極。長期以來,《政府工作報告》都強調「穩」,但由於在過去一年多,「新老矛盾交織,周期性、結構性問題疊加」,內外形勢出現更嚴峻的考驗,因此今年的報告更強調「穩」,包括「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例如在「穩就業」方面,中央表明要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目標是「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相比之下,港府雖然同樣面臨挑戰,但其應對手法消極被動,當遇上經濟前景不明朗,便只得一招:掉入所謂「審慎理財」的窠臼。

(資料圖片/中央社)

其次,在各種考驗紛至沓來的情況下,中央政府以極具挑戰性的舉措——推動結構性改革——作為回應。除了便利營商、推動產業升級,以及改善民生狀況外,如何促進行政體系現代化,也是中央亟須處理的問題。眾所周知,結構性改革極為複雜,日本安倍政府在這方面(即「安倍三箭」中的第三支箭)可謂完全失敗;美國和歐盟的同類改革亦是乏善可陳。對人口眾多、區域發展差距顯著的中國來說,推動這種改革毫不容易,但中央並沒有畏手畏尾。

相比之下,港府根本沒有推動結構性改革的魄力和膽識,依舊以「小修小補」的態度處理問題,例如繼續以一次性「派糖」措施麻痺民意,以及撥款興建過渡性房屋,但拒絕在福利、房屋等範疇上,全面推動改革;對於有助推動本地產業升級轉型的大灣區發展,港府亦未見主動籌劃,一味等待中央「分派任務」。

再者,中央比港府更願意自我檢討。李克強對過去幾年的工作顯然有所不滿,包括在處理風險時,政府的回應手法過於激進。他在今年的報告中強調要「遵循規律、講究方式方法」,在發展中逐步化解風險;他又承認政府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仍然突出」。這種願意承認過失、自我反省的態度,香港從來都見不到,港府官員只懂得文過飾非,拒絕正視並解決問題。

(資料圖片/吳鍾坤攝)

重視基層民生 避免激化矛盾

《香港01》素來主張「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在這方面港府的處理手法亦遠遜內地。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承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消費增速減慢,有效投資增長乏力,導致今年經濟增幅可能跌至6%至6.5%。為了紓緩經濟壓力,中央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措施,包括重點降低製造業和小微企業的稅收負擔,把製造業等行業的稅率,由現行的16%降至13%;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等行業的稅率,則由現時的10%降至9%。

必須指出,中央在放寬營商限制的時候,並未像香港政府般減少對民生工作的投入。例如在房屋方面,中央在改造620多萬套棚戶區住房,以及改造190萬戶農村危房的基礎上,繼續改善民眾居住環境,同時完善房地產市場調控機制;勞工安老方面,推動落實教師工資待遇政策,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以及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醫療方面,深化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

(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通過上述比較,中港兩地對待國計民生的態度便躍然紙上。一直以來,香港不少從政者和公務員過度重視商界在社會中的作用,每當經濟出現困難,被開刀的總是基層,一小撮既得利益者卻穩坐釣魚船,大企業亦毋須繳交更多利得稅。我們早就指出,創造便利營商的環境是政府份內之事,但當局同時必須認清,商界只是整個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它雖然發揮重要作用,但並非絕對。

今次中央同時推行大規模減稅和扶助老百姓的措施,反映它沒有錯誤地把國家發展綁定在某個界別上,避免製造更多社會矛盾。反觀,香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卻大言不慚,曾聲稱「香港無可能徹底滅貧」,其對待基層的承擔與中央相比可謂判若雲泥。香港執政團隊對政府角色的認知,明顯存在缺陷,以致無法回應社會要求改善民生的呼聲。歸根究柢,港府就是被原教旨資本主義荼毒,深陷「大市場、小政府」的思維泥潭而不能自拔。

最自由經濟體 可自豪不可驕

誠然,中央在很多方面值得港府借鑑,但這並不代表沒有不足之處,例如它對香港問題的理解便顯得狹隘。主管港澳事務的副總理韓正早前接見港區人大代表團時,讚揚香港連續二十四年被評為世界「最自由經濟體」。必須強調,香港雖在經濟上較內地「自由」,但以此作為肯定香港發展成就的指標,並不合時宜。

(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事實上,港府一直假「經濟自由」之名,自我規限自身應有的角色,甚至把「自由」視作「不作為」的藉口,掩飾自己的無能;商界亦以「自由」之名為所欲為。我們認為,韓正對香港的「讚譽」實屬不妥——不單向港府釋放錯誤信號,也揭示中央並未充分掌握香港的實際現狀。

林鄭月娥千萬不能自滿,以為自己得到韓正的「認可」,便萬事大吉了。《香港01》多次強調,讓普羅大眾過上好日子,才是執政者的根本使命。我們期望港府官員總結經驗,查找不足,摒棄落伍的管治思維。一方面,它應該扭轉過度傾向商界的施政方針,着力改善本地民生;另一方面,港府在迎來大灣區建設這個重大機遇時,應該以香港為主體,推動本地產業升級轉型,最終讓全體市民雨露均霑。這樣才是香港真正的出路。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3月4日出版的第152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您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