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V】教育電視淪「活化石」 革新需向Youtuber學習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教育電視已啟播近五十年,去年被審計署批評成本高、收視低,本周一(5月13日)教協則發表調查指有關報告片面,96%受訪小學教師仍有在正式課堂內使用ETV教學,亦有超過九成受訪教師非常同意/同意保留ETV。事實上,坊間教材質素參差,未必能配合教育局課程的內容,由政府製作的影音教材仍有其價值,但現代教育講求師生互動,其定位應從課堂節目轉為自學工具;此外,其內容及傳播策略需與時並進,隨着網路短片平台冒起,局方應製作合乎網絡需求的教育電視。

1972年,一班正在觀看教育電視的小學生。(政府歷史檔案館圖片)

堂上單向授課不合時宜 ETV應轉型為至自學工具

教育電視於1971年啟播,初期只為小三學生提供中、英、數和社會教育節目,並由教育司署成立的教育電視組獨力製作,目的是以配合學校課程的節目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助學童吸收學科知識,協助教育局推行學校課程。1976年起香港電台參與製作,教育局則負責編製課程和撰寫節目講稿,並逐步增加節目種類、拓闊服務對象,現時節目涵蓋幼稚園、中小學課程的大部分學科,局方另備節目為教師和家長提供學與教、課程資訊。

去年審計報告指2017/18年度ETV每小時製作成本約158萬,但學校總體收看的ETV節目數目偏少,未符成本效益。本周一教協公布「小學對教育電視的意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經常」及「有時」在正式課堂上使用ETV輔助教學的教師數目,合共佔約六成,然而,而調查也顯示「甚少」及「從不」使用ETV的受訪者分別佔約32%及5%。

ETV的存廢多年前已引起爭議,事實上,比起本地良莠不齊的教學影片,ETV的內容更能配合課程,亦獲當局監察其質素,應獲保留。然而,為提升其教學成效、增加受眾,局方應通過轉型以配合新的教學模式。

現代教育講求師生互動,課時應要用於師生共同討論、以活動啟發思考等,但教育電視仍主要以單向形式向學生灌輸知識,其播放時間較長,小學及中學節目約為15或20分鐘,要在40分鐘的課堂內安排播放並不容易。在課時不足之下,不少學校已取消不合時宜的教育電視課。加上中小學約20年前的課程文件早強調「學會學習」,ETV大可轉型成自學教材,助學生鞏固知識、備課及溫習。

2018-2019學年下學期教育電視節目播映時間表。

網絡短片平台冒起 開拓媒介增學習效能

作為自學工具,ETV的內容及傳播模式亦需作出調整,過往ETV在固定時間於兩個電視台播映,但隨着網絡短片平台大行其道,局方應集中發展網絡視聽教材。2004年教統局已指視像教材不一定要以電視廣播的形式傳送,考慮把學校教育電視服務發展為更具互動性的多媒體學習支援服務,在十多年後的今天,局方更應迎合潮流,將ETV網絡化,港台的eTVonline香港教育城網站皆有提供教育電視節目重溫,局方可考慮進一步善用Youtube及Facebook等。

坊間早有不少以實用為主的短片,純粹以模擬課堂形式製作,3至5分鐘已可釐清概念,成本較低卻備受學生歡迎,如Khan Academy,以簡易的電腦介面及人聲教學,教學影片由易到難的進階方式互相銜接,並清晰分類不同學科影片,其Youtube頻道已有超過四百八十萬人次訂閱。局方可作參考,簡介課程單元重點供學生溫習,協助記憶。香港教育城網站亦顯示,部分教授韻母解難通用貨幣耐藥惡菌等ETV節目,形象化及精簡地說明基礎概念,較受師生歡迎,累積觀看次數超過十萬,局方可參考坊間模式,擴展相關教材。

此外,雖然教育局在2012年推出免費手機應用程式「ETV 教育電視」,供用戶隨時隨地收看教育電視,但其中Google Play應用程式商店顯示,ETV 程式下載次數僅超過一萬人,只提供影片及播放時間表等。

事實上,流動應用程式的一大優勢是個人化服務,學習軟件可根據學生的程度及進度提供合適的課程,目前不少社福機構推出「學與教流動應用程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但能配合課程內容的並不多,教育局若有意發展綜合輔助教學平台,亦可考慮整合教育城的EdV、STAR及網上試題學習平台,在「ETV 教育電視」程式中加入互動元素及擴充功能,如以小測試配合短片,讓教育電視切合時代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