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自以為明白年輕人 我們已失去了他們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年輕人不滿社會是源於通識科」、「年輕人因為沒有發展機會」……
一輪示威及衝突後,不少人很快出來解釋年輕人有何不滿。然而,不論他們提出甚麼原因,也可能只是自以為是的看法。這個社會的成年人何不坦白承認「我們並不懂時下青年」?

「垃圾袋、垃圾袋……」。7月1日晚上,若然走近金鐘添馬,便會聽見那青春的聲音在呼叫。他們不少是中學生,甚至只是初中生。在立法會和政府總部外,他們一呼百應,將物資傳往前線。

教書的,或是為人父母的,多半會因這情景而驚訝。在社會部分人心目中,年輕人是「廢青」,不是沉迷手機遊戲,就是只知韓星、韓劇。為甚麼他們在七月炎夏走到街上,要求政府撤回與他們毫不相干的《逃犯條例》修訂草案,爭取如社會公義等看似虛無縹緲的政治理念?

政客、議員指點江山

對於香港的年輕人,很多人都以為他們懂,急着表示他們懂。例如前特首董建華說,是通識教育令年輕人出問題,而其中一個解決方法是幫助年輕人把握在中國、大灣區發展的機會;立法會議員梁美芬指出,教育制度沒有教年輕人品格和品德,致他們敵視國家和社會;工聯會會長吳秋北則表示,年輕人上街示威是受反對派的煽動。

或許,部分推測有其道理,但政府和社會千萬不要自以為懂。這一個多月的示威和衝突,已清楚說明政府根本不明白年輕人。若然到了此時此刻,他們仍然自以為懂,那他們只會胡亂下藥,例如從通識科、從大灣區宣傳等方面着手。按正常邏輯,既然自以為懂,就不會再花時間去聆聽年輕人的心聲。這樣,社會怎能不失去年輕一代?

承認不知 方會開始聆聽

故此,政府和社會首先不是要做甚麼,而是不要做甚麼:不要自以為懂,不要急於解釋現象。要真正明白年輕人的想法,得先承認自己的無知,承認包括傳媒在內的社會也未必清楚這一代年輕人的想法。如此,聆聽才是有必要的。正如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蔡海偉所言,「我們有沒有放下身段去聆聽一下,問候一下在我們身旁的孩子們,他們覺得快樂嗎?」

這一代不少年輕人覺得,政府不會聽他們的意見,和平的示威遊行也不沒有用,因此唯有訴諸激進方法。最終,他們表達訴求的方法竟是戴上口罩、闖進立法會議事廳,在牆上留下一句又一句的不滿字句。

哪一天 年輕人可除下口罩?

特首林鄭月娥說,以後會用心聆聽年輕人心聲;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表示,未來施政會去除「家長式心態」,放下身段。但事實是,不論是6月12日金鐘衝突後,抑或7月1日立法會衝擊後,特首都沒有與年輕人對話,只是譴責示威者使用武力。這段日子以來,林鄭月娥連公開露面也甚少,多閉門與政商界領袖會面。難道執政者以為透過建制派議員、數名大學校長,就能夠真正了解年輕人的感受和想法?

在這段日子以來,年輕人經常在網上說「發夢見到……」,以此帶出他們對示威和抗爭的看法。或許,香港人最想發夢見到的景象是:有一天年輕人都不用犯法、不用擔心被捕,能夠除下口罩,與特首當面對話;他們爭取的、想帶來的改變,都能夠不流血、不受傷、不被捕地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