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學生文明求真 教師任重道遠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9月開學在即,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周二(8月20日)就逃犯條例修訂風波中老師、學生所可能面對的困難發出指引,內容包括教師對修例風波的回應、校園欺凌處理等。毋庸置疑,教師面對難題時或須自認「不知道」和「不理解」,但教師作為一門專業,亦不能止步於此,更須帶領學生一同求知,讓校園在政治旋渦之中繼續成為文明求真之地。

(網上截圖)

該指引其中一個章節是「幫助學生疏導因面對社會紛爭而產生的情緒」,內文指教育局建議教師在支援學生時,可參考三個步驟,其中提及「教師可能不知道用什麼字眼向學生解釋社會當前的狀況。遇到難以解答的問題時,教師可以表示『不知道』或『自己也不理解』」;「教師不需要覺得自己有責任去為目前所發生的事情提供答案。」。

指引一出即時引起社會熱烈討論,甚至有聲音憂慮此舉或暗示要老師噤聲。誠然,老師就其學術背景不同,的確不可能掌握世間所有知識。對某些事情的「不知道」、「不理解」,都可謂人之常情。然而,更重要是老師怎樣跟學生共同面對難題。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理應培養學生求知精神。「不知道」、「不理解」不能夠是教師給予學生的最後答案。

既然未知,身為教師更應該與學生共同解決疑難,找出共同接納為「真」的答案。正如教協副會長、中學通識教師田方澤所言,不論政治議題抑或學術議題,教師應鼓勵學生加以探索,進一步討論。準備充足的老師更會準備好不同立場的資料,鼓勵學生以不同立場去討論問題,老師協助梳理意見,再由學生作出判斷。

(資料圖片/香港01記者攝)

教師有責任保持專業,讓一眾學生對社會時事有充分認識。教育局憂慮「學校成為表達政治訴求的場地」、學校討論政治是要「鼓動學生」。然而,學生身為社會一分子,有權就政治事務發表意見。學生在校內和平有序地就社會時事作意見交流,乃普遍現象,亦是教育界所應該樂見的。教師若果能夠為學生提供足夠資料基礎,讓學生開放自由討論,彼此尊重不同意見,確實是學生良好的學習機會。校園作為探尋知識和真相的地方,本來就應該是社會的理想典範。不論政治旋渦有多大,社會有多撕裂,教師的責任也是確保不同看法的學生能互相交流,彼此砥礪,做到以理服人。

當然,交流意見必須以文明方式進行,學生絕不能因政見或其他立場而受欺凌。有建制派成員倡議成立「校園欺凌關注組」,受屈者可以舉報。縱然這建議的出發點是保護學生,但實際上亦會打亂校本機制。正如教育局已提醒學校,學校應切實執行反欺凌政策及措施;如發現欺凌事件,必須即時制止並加以輔導。就此,社會各界應該對尊重校本機制,信任校長及教師能專業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