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欺凌非一日之寒 政府多年在做什麼?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逃犯條例》修訂風波持續至今,社會陷入撕裂。隨九月開學在即,外界亦擔心警員子女可能在校園被欺凌,建制派、私隱專員公署、香港中學校長會等均表示擔心。毋庸置疑,任何學生都不應該因為家庭背景或政治立場而被欺凌,惟校園欺凌亦非近期新鮮事,怎麼要等到現在社會才正視?

近期不只有網上言論揚言會針對警察在校子女,警察隊員佐級協會亦表示,已有警察子女受到校園欺凌的實例,甚至指教師有份促成。若然屬實,校方必須嚴肅處理,包括按既定機制跟進,了解問題成因。

然而,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香港校園欺凌問題其實一直嚴重,惟直至今次警察子女牽涉其中才引發廣泛關注,教育局以至全社會亦須反思,為何反欺凌政策多年欠缺成效,校園欺凌至今未能止息。

(資料圖片)

教育局應採主動角色

教育局一直錯誤解讀「反欺凌」政策成效,實際上問題至今依然肆虐。今年2月教育局就校園欺凌問題回應議員提問時,當局只比較2013/14學年與2017/18學年數據,並將被欺凌個案人數由250下降至200人,演繹成「預防校園欺凌工作的成效漸現」。

但數字不一定反映事實。教育局香港校園欺凌個案遠不止於200宗,只是教育局無法將欺凌事件轉為個案跟進。2017年4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曾發表有關學生幸福感的報告,調查對象包括全球72個國家和地區的54萬名學生。當時報告指出,5,000名受訪香港學生之中,有32.3%(1,615人)在過去一個月曾受到欺凌,數字冠絕全球。而據教育局資料顯示,2017/18學年的欺凌個案數字,其實比2016/17年度激增62%,情況未有改善跡象。

雖然局方有為學校訂立既定程序,處理已發現的欺凌個案,但是對於潛在欺凌事件仍欠缺機制主動調查,角色經常落於被動。教育局或可學習美國部分州政府,定期調查校內欺凌問題,就欺凌形式、發生頻率等作出報告,由教師、專家共同檢討補救,防範未然。

(資料圖片)

「反欺凌」不分背景

不論學生背景,社會都要對校園暴力「零容忍」。針對網上仇警言論,各界作出不同應對,有表達關注,也有切實行動。近日有報道指退休警司級人員發起「招募退休同事義工計劃」,保護警員子女往返學校。

然而,政府以至社會大眾也不宜只關注於某一背景學生,校園欺凌其實不應該發生在任何學生身上。故此,從學生角度出發,保護警察子女的行動也要避免副作用,例如令普通學生懼怕警員子女。若社會各界過分強調要保護某背景學生,亦要小心會否做成標籤效應,令他們更難融入一般學習環境,最後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