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林鄭下台的傳聞甚囂塵上?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英國《金融時報》周二(22日)引述消息,指反修例衝突遲遲未息,中央政府正考慮撤換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接受《香港01》訪問時亦表示,林鄭的對話會及《禁止蒙面規例》效果不彰,北京遂啟動換人一著。
林鄭下台的傳聞甚囂塵上,甚至引發尋找下任特首的熱議,背後反映出對社會廣泛對林鄭的不滿。許多人不但希望她下台,甚至已經相信連中央政府也有意撤換之。從近月處理修例風波,至上屆以來的整體施政,林鄭幾乎完美成為理想特首的反面教材。

社會熱議源於失望

《金融時報》引述消息人士指,中央政府擬撤換特首林鄭月娥,現只待國家主席習近平拍板,接任人將於明年3月上台,任期至2022年本屆政府任期結束為止。特首接任人選包括金管局前總裁陳德霖以及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雖然財政司展陳茂波及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的呼聲亦不低,惟他們被視為與喪失信譽的林鄭政府過於密切(too close to her now discredited administration)。

中國外交部表示有關報道純屬傳言,強調中央政府堅定支持林鄭繼續止暴制亂。田北辰接受《香港01》訪問時則指出,原本北京打算待風波平息後才考慮換特首,甚至可讓林鄭完成今屆任期,但她平定風波的招數悉數無效,包括對話會及《禁蒙面法》均引起反效果,田北辰聽說明年「2月或3月」便會安排林鄭下台。

外界盛傳特首林鄭月娥將在明年下台,未知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會否屆時署理。(資料圖片 / 盧翊銘攝)

林鄭下台消息廣為流傳,坊間主流聲音不乏認為林鄭早應下台,有些更認為她即使現時立刻下台也屬太遲,當中不難發現公眾普遍不滿林鄭,假定她必須下台。回歸以來本港歷屆特首的表現均未盡人意,可謂沒有最差,只有更差。林鄭上任短短兩年之間,由民望不俗的領袖殞落成公信力盡失的首長,客觀上成為迄今最不得民心的特首,令社會甚至建制派如田北辰均相信,連中央政府也有意提早換人。林鄭如何失去市民甚至中央政府的信心,實在值得深思。

漠視民意 為從政者大忌

林鄭甫上任特首時支持度徘徊於60分左右的高位,不消兩年她的民望已跌穿30分,其中今年3月至今已掉了20分有多,可謂史無前例。林鄭民望急速下滑原因無他,正是她一手促成本港回歸以來最嚴重的政治風波。林鄭犯下政治領袖最不應犯的毛病,即剛愎自用、無視民意,修訂《逃犯條例》時沒有妥善地諮詢公眾,更沒有細察社會對修例的反應、情緒,甚至刻意遷就商界以求「數夠票」,企圖於立法會粗暴闖關,結果促成6月百萬人上街抗議。她沒有以圓滑手腕回應市民呼聲,而是執意進行立法會二讀工作,響起往後衝突對峙的第一槍。

過去四個多月來,林鄭處理社會風波的手法堪稱災難。自6月起本港發生連場以百萬計人遊行抗議、甚至浴血街頭的警民衝突,林鄭依然對市民的主要訴求置若罔聞,雖然早已決定停止修例,卻遲遲未肯正式撤回修例草案,反而多次以「暫緩」、「壽終正寢」等虛詞應對,甚有意氣之爭的味道,惟其代價是導致民憤無限燃燒。上月林鄭正式撤回有關決定,修例草案本周三(23日)正式於立法會中撤回,可惜為時已晚。

香港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在立法會復會後,已宣布撤回修訂《逃犯條例》。(資料圖片)

林鄭拒絕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也被視為民怨之源。早在6月,社會已有聲音指出目前制度不足,須另行成立具公信力的獨立調查委員會還原衝突真相。隨警民衝突曠日持久,「黃絲」希望藉此調查警方執法尺度,「藍絲」亦希望可查明示威者有何幕後勢力,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漸成跨光譜要求,除了陸續有社會德高望重者呼籲政府盡快為之,主要民調亦顯示超過七成市民有此要求。惟林鄭一直拒聽民意,仍然堅持訴諸現有的監警會制度,沒有正視社會對監警會不信任之情緒。林鄭一意孤行,正是其民望急速蒸發的主因之一。

欠缺魄力 如何帶香港走出困局?

政治領袖自視過高,漠意民意,本已致命,修例風波更將林鄭管治的庸碌盡露人前。《香港01》早已指出,修例風波的導火線絕不只有政治因素,香港種種社經深層次矛盾亦為激發民怨的主因。林鄭甫上台就打着聚焦民生的旗號,銳意藉她「好打得」的形象改革施政,並修補社會撕裂,帶市民走出梁振英治下的陰霾,此形象一度為她建立不俗的開局。但日子一久,林鄭所謂的魄力終證只屬虛火,她根本無力、甚至無意挑戰或撼動社會的既得利益結構,房土、福利政策要麼言過其實,要麼一拖再拖,許多施政的本質更是聊勝於無,對根治深層次矛盾可謂不痛不癢,不着邊際。

新一份施政報告被譏為「津貼報告」。(資料圖片)

修例風波後期,林鄭矢志解決社會深層次矛盾,惟上周發表的《施政報告》未見着力對症下藥。即使中央明言地產商的角色須有所改變,林鄭仍沒有把握機會整治地產商主宰房屋供應亂局,所謂大膽引用《收回土地條例》,亦只敢有限地購買地產商閒置土地,同時為他們度身訂造措施「誘使」發展農地。更不用說她放寬按揭保險門檻,變相托市,繼續為波譎雲詭的樓市添柴添火,坐視市民繼續淪為樓奴。

特首若只空有大志,實際上卻無所作為,對生活於水深火熱的市民來說,絕對是無法接受。林鄭未有尊重民意,又缺乏魄力為民紓困,沒有以嘗試解決社會種種的結構性矛盾,此等教訓不只屬於她個人,也是對從政者的警示。林鄭去也好留也好,特首必定不可重蹈覆轍。過去失敗的例子已多,特首要在此基礎上重建社會,挑戰重重,更須有魄力、識見與強大的執行能力。目前政圈盛傳的未來特首人選,部分本身操守曾蒙污,部分與商界利益瓜葛深厚,他們有心理及認知上的準備,肩負治好香港之重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