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區議員「無處容身」 交租與請人只能魚與熊掌?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踏入2020年,一眾新任區議員已正式履新,然而至今一星期,仍有不少區議員未能找到舖位開設辦事處。部分議員因為區內房委會單位不足,遲遲未能等到舖位「開張」,另一些則面對私人地舖租金過高問題,近半津貼用於租金,令其辦事處無奈請少兩個人。

新一屆區議會開始運作,但有區議員難以租用辦事處工作。(余俊亮攝)

議員辦事處影響服務

議員無處容身並非首見。2016年第五屆區議會成立,兩年之後到了任期一半,仍有七名區議員未有辦事處。當中愉景灣區議員、公民黨容詠嫦更曾長達十七年均未有議員辦事處,無奈設立流動街站。去年12月第五屆區議員任期即將屆滿之際,申訴專員公署發布主動調查報告指出,公共屋邨或屋苑議員辦事處在四年內只增加了21間,房屋署應盡量增加議員辦事處的供應,讓更多議員可在房屋署的屋邨或屋苑內設立服務點。

新任區議員履新,再遇同樣問題,議員辦事處依然一地難求。例如杏花邨新任區議員黃宜,便因前任區議員、工聯會何毅淦拆走「貨櫃」而苦於覓地;大埔宏福選區的新任議員姚鈞豪,亦因落選議員胡健民獲房署續租舖位兩個月,導致目前暫無議辦可用。部分新任議員被迫使用流動辦事處形式服務街坊,對前往尋求議員協助的市民造成極大不便。

區議員沒有辦公室,市民被迫日曬雨淋,與議員討論私人事務時私隱毫無保障之餘,議員亦難以當街處理文書工作。縱然有多位議員共用辦公室,市民要與議員討論私人事務、鄰里糾紛,亦需與其他選區居民輪流使用房間,影響議員工作進度之餘,亦白費市民等候時間。本港區議會選區小則如離島南丫及蒲台島,至少需服務2,600多名市民,大則如沙田區恆安選區,服務人數更逾1.5萬。將多於一個選區的市民集中由一間辦公室提供服務,服務質素難免受到影響。

部分新任議員被迫使用流動辦事處形式服務街坊,對前往尋求議員協助的市民造成極大不便。(李澤彤攝)

租金津貼設上限

區議員除了每月支薪之外,還有多項實報實銷津貼,以供議員應付任內所需。包括每年537,792元的「營運開支償還款額」以在屬區內設立辦事處,以及聘請至少一位全職議員助理,每屆120,000元「開設辦事處開支償還款額」用以支付裝修費或租約相關的法律費用等,每年34,320元「醫療津貼」作為個人醫療及牙科保險和開支,並有每屆不多於10,000元以用作外訪。

單看數字,或會認為津貼吸引。但香港寸金尺土,連續五年成為全球樓價最貴的城市,議員要在鬧市之中尋覓舖位「開檔」亦殊不簡單。若區議員的當選區域並非公共屋邨為主,區議員往往要於當區循私人市場承租舖位,花費甚大。以每年537,792元的「營運開支償還款額」計算,平均每月議員可獲約4.4萬元。根據區議員當選地區不同,區域的舖租價格各有不同,以新任翠興區區議員、屯門社區網絡主席潘智鍵為例,他每月便須花費2萬承租一個僅140呎舖位,單為租用議員辦事處已花費近半營運開支,僅餘兩萬多元多請一至兩個議員助理。

若議員受限於當選地區,而須額外付出近三倍至四倍租金,議員甫上任便受盡「地產霸權」之苦。 (資料圖片)

應考慮設額外津貼

房委會一直為議員在公共屋邨內提供平價非住宅單位,目前租用予區議員的單位租金,最便宜可低至5000至6000元,但部分選區遠離公共屋邨,房委會往往遠水難救近火。如翠寧區等,因為區內商場空置舖位匱乏,區內亦無公營房屋,議員無法仿效其他議員租用價格便宜的房委會單位。若議員受限於當選地區,而須額外付出近三倍至四倍租金,議員甫上任便受盡「地產霸權」之苦。

對於無法租用房委會單位作辦事處的議員,政府應該在津貼上有所調整,以令各區區議員能有相若資源服務當區市民。現時民政事務總署在「營運開支償還款額」內,將區議員設立辦事處的支出,以及聘請職員的支出混合計算。因應香港目前租金高昂的環境,租金支出與人事支出理應分開計算。公共屋邨的非住宅單位屬現有資源,首先鼓勵議員選用不無道理。但在環境不容許的情況下,民政事務總署亦應盡力支援區議員,為租用非屋邨單位的區議員另設資助,其金額亦至少應為一般房委會單位的每月租金,以此作為議員無法運用房委會資助的額外補償。

議員當選區域不論以私樓抑或公屋為主,區議員為當區市民服務,政府都應確保議員用以服務市民的資源,不因當區租金而大幅減少。現時不少居屋、私人樓宇選區的區議員,因租金問題而需選址於鄰近公共屋邨開設議員辦事處,當區居民反而要「跨過界」走到其他選區尋找服務自己的區議員,未免費時失事。2020年一星期過去後,仍有不少議員「無處容身」,民政署應帶頭協助一眾區議員,讓議員服務盡快走上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