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截阻社區傳播 香港須擴大檢測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在香港個案持續增加,近日尤其以境外輸入個案為多。目前,政府已隨着疫情趨勢的變化,擴大對海外抵港人士強制檢疫,以及擴大紅色外遊警示的地區。但在截斷本港社區傳播鏈方面則仍有進步空間,須擴大檢測以追蹤隱形病人。

阻截社區傳播鏈的重點是在求診病人中識別出高危病人,盡早隔離。然而由於新冠肺炎有無症狀者,而且部分症狀與流感相似,再加上現已出現沒有外遊紀錄、甚至是與武漢完全無關的「隱形病人」,因此提高篩查檢疫數量,是盡早識別隱形病人,阻斷傳播連體,防止本地社區傳播與爆發的重中之重。

阻斷社區傳播鏈是控制疫情的關鍵。(AP)

3月9日擴大檢測

為此,醫管局早在1月13日就推出「加強化驗室監測」首輪計劃,透過擴闊新冠肺炎的病人監測範圍加大阻截力度。當時規定,所有尚未找出病因而臨床情況在接受3日治療後未見好賺、需接受深切治療、屬組群個案、醫護人員的肺炎個案等無論是否曾外遊,都需接受新冠肺炎的病毒檢測。1月31日,計劃進一步擴展至所有肺炎住院個案都需檢測,並取得成效:當時的17名確診病人就是透過加強版的檢測計畫被及早識別出來。2月19日,計畫進一步涵蓋範圍至普通科門診及急症室的病人,以再早一步識別患者,盡量減低患者在社區傳播病毒的風險。3月9日,計劃拓展為「加強化驗室監察計劃」,涵蓋所有私家診所及醫院。衛生防護中心的策略是希望加強化驗室監測計劃的擴大讓檢測盡可能平常化、普及化,以更大機率及早排查出確診個案,阻斷傳播。

目前,香港政府每日可進行1000宗病毒檢測,但健康與醫療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林正財認為仍有進步空間。他估計香港有空間可以做到每日檢測2000個。港大微生物學專家袁國勇也認為在通過檢測阻斷社區傳播上,香港落後於韓國、新加坡,應該進一步加大病毒測試範圍及數量至每日2000個病毒測試,以切斷全部傳播鏈。

(張浩維攝)

檢測名額未盡用

部分國家地區,比如瑞典斯德哥爾摩,由於政府資源的不足,沒有能力對每個確診病例進行追蹤,所以正在減少病毒檢測數,醫療系統集中投入更多資源保護弱者。然而香港有足夠負擔能力,就應該物盡其用,擴大檢測數量,盡最大可能截斷社區傳播鏈。

目前香港的檢測名額未被盡用,私家醫院及診所在這方面反應冷淡,以至本地的社區阻隔仍有大幅提升空間。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儘管檢測範圍已擴大至私家醫院及診所,但這些機構每日送交衛生署的樣本仍未過百,顯然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可以理解部分私家醫院及真多害怕送檢後,有確診病人而導致診所被標籤,其他病人不敢求醫。但一則這涉及全港抗疫,各界積極參與實為一種責任,二則只要加強溝通與消毒,就可盡力消除這種恐慌,也是對病人和職員負責。

因此,控制新冠肺炎的傳播實有賴各界的共同合作。對外,香港政府已擴大對海外病例輸入的控制。對內,為了阻隔社區傳播,政府一方面需要增加病毒檢測數量,另一方面也需各界的積極配合,以更全面的盡早發現確診個案,截斷傳播鏈,讓病毒盡早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