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ra母企關1200門市 經濟轉型香港準備了沒有?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跨國時裝品牌Zara母公司印地紡集團(Inditex)日前公布,旗下數個品牌於全球的門市將由7,412間減至介乎6,700至6,900間,並放棄原本準備開業的450間新店。對於消費者而言,這或許是少了實體購物的機會。但對於政府來說,這一新聞又能否有所啟示?

新冠疫情帶來零售寒冬,有首飾品牌全線撤出香港,也有名牌內衣在英國申請破產。但對這些企業素有關注的便不難知道,所謂疫情因素往往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它們有的轉型失敗,有的銷售額已持續下跌多年。老套一句,「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

Zara是香港人熟悉的品牌,老闆Amancio Ortega在2015年一度超越蓋茨而成為全球首富。其母公司印地紡集團周三(6月10日)公布,旗下品牌將減少門市達1200間,佔總數一成多,廣受社會關注。印地紡指出,關店的將是較細小的,以及可轉移銷售至鄰近門市的商店。零售市道受疫情打擊,加上西班牙早前受重創,印地紡這次的決定當然是與疫情有關。

記者致電IFC Mall及海港城ZARA查詢,職員均指店舖現正常營業,暫未收到任何通知。(張浩維攝)

印地紡轉攻電商

但疫情是一個因素,而不會是全部因素。印地紡這次安排有兩點值得留意。一是其將投資30億美元在電子零售,目標是在2022年底將網上營業額提升至佔比兩成半;二是印地紡強調「員工人數維持穩定」,門市員工預料會改往網上零售相關等職位工作。

印地紡有此策略,其實不難理解。據其指出,去年網上營業額佔比一成四,但今年首季因為疫情而網上零售增加一半,減輕了四成四疫情損失。由此可見,這次表面看來是零售寒冬,性質上或許更是印地紡加速轉型的嘗試。

其實電子商貿早已為大勢所趨,除了美國先行的亞馬遜和eBay,中國也有阿里巴巴和近日來港第二上市的京東商貿。這些電子商貿平台廣受歡迎,既反映了在新科技時代消費以至生活模式的轉變,也說明了經濟活動對地產物業的依賴有能力減少。對於多年來經濟依靠後者發展的香港,這無疑又是一次提醒。

不少零售業者認為,消費者經此一「疫」已經養成網購為主、新的購物習慣,從此回不去了。(Getty Images)

舖租主導了香港零售

說明香港的經濟模式特別,兩個例子是顯而易明的。談到首富,美國人想起的是貝索斯、蓋茨、朱克伯格等科技巨擘,但香港的往往只是大地產商,近乎沒有任何科技鉅子。另一個例子是香港的舖租經常屢創新高,銅鑼灣羅素街更曾膺全球最貴,更甚於紐約第五大道及倫敦新龐德街。這就是香港的經濟結構特徵。

其實香港人的經濟能力不弱,只是樓價、房租及舖租令生活成本大增,不少經濟成果最終轉移到物業擁有者手上。甚至乎在香港做生意的,部分也深明投資物業之道,例如英皇國際自2004年起在羅素街買下多個舖位放租,位於羅素街的名牌Prada旗艦店舖位持有人是玩具生產公司旭日國際,莎莎近日棄租的波斯富街舖位則由英記茶莊擁有。

物業價值本應可升可跌,但在扭曲的市場操作下,往往不合理地被炒貴。香港的地產主導經濟模式一則有違經濟公義,容易形成有產者對無產者的剝削,二則不見得可持續發展。市道不景,多間零售企業不堪成本而關閉門市,波斯富街、羅素街等舖位割價覓租,甚至接受一個月短約。加上在電商世代,零售業對舖位的依賴亦可能較以往為小。

經濟轉型有時是被逼出來的,有時也可以是主動發展的。對於政府,它必須反思香港是否能夠及應該繼續沿用的經濟模式。面對新時代的挑戰,政府有否提供適合的土壤,便利創科經濟轉型?年輕人若想創業,或是商人欲生意轉型,目前是否有足夠的便利政策?世界愈走愈快,香港政府沒有本錢繼續慢條斯理,甚至無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