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洲收地|村民坦然交屋 告別廿載家園 留守者再獲寬限7日執拾

撰文:鄧栢良
出版:更新:

元朗橫洲發展計劃爭議達5年,收地程序進入最後階段。立法會今年3月通過橫洲公屋發展的工地平整及基礎設施工程撥款,橫洲三村(永寧村、鳳池村及楊屋新屋)現時村民四散,只剩下約10戶。
上月底,地政人員給予留守村民兩星期寬限期,限期今日(13日)屆滿,永寧村鄭女士繼續留守,再獲寬限7日;楊屋新村的張生張太則坦然交屋,告別居住了20年的家園,決定將收藏室搬到屏山,並計劃在一年內籌辦一個舊物收藏館。

自從上月底,地政給予兩星期寬限期,楊屋新村張先生已經知道踏入最後收地階段,所以都陸續搬走收藏品。(鄧栢良攝)

上月30日,地政人員聯同大批保安進入橫洲三村收地,永寧村的鄭女士堅持留守,地政終同意給予兩星期寬限。限期今日(13日)屆滿,早上9時多名村民在鄭女士屋外空地集合,準備迎接地政人員,惟一直未有動靜。直至11時許,地政人員連同中電人員入村截電,原來永寧村有另一戶願意交屋,中電人員隨即到場斷電。其後地政人員移師至鄭女士屋外,令場面一度變得緊張,但地政再次給予7日寬限期,並敦促她盡快收拾物品遷出。

另一邊廂,楊屋新村的張生、張太則決定交屋,並相約地政人員於中午12時處理相關手續。張先生坦言,早已知道橫洲踏入最後收地階段,所以都陸續搬走家中雜物及收藏品。張太則慨嘆,過去五年的收地經歷太辛苦,今日來到最後一日,「心情好複雜,唔識講」。

+6

張先生過去近20年,利用這塊約2萬多呎的土地種過蘭花、做過花園,也放置了他過萬件收藏品。其收藏品五花八門,包括舊書、舊報紙、漫畫、擺設等等,外人當作垃圾的舊物品,他卻視為寶物。

他早前為清走部分收藏品,特地舉辦一個拍賣,賣物會中一套1961年舊版金庸小說賣出5000多元,加上其他物品,共籌得10,000多元,善款一半捐到教會,一半捐去兒童心臟基金會。

由於收藏品數量太多,直至今日仍未處理完畢,但早前已約定地政今日交屋,所以會依約讓中電及水務署人員入來截水截電。張家交屋過程順利,無仼何反抗,斷水斷電後,地政人員處理文件後就在周圍貼上地政告示,表明張先生的屋「乃政府物業,不得進入」。

張先生表示,早前已向姐夫租用屏山數千呎土地擺放收藏品,並計劃一年內籌辦一個舊物收藏館。

元朗區議員區國權表示,收地已屆最後階段,現時僅有數户村民留守,他今日到場是為視察地政人員的工作,並希望地政人員收地期間,能顧及村民的感受。

+1

橫洲爭議5年 收地程序踏最後階段

橫洲發展計劃由梁振英政府開始展開,原計劃在元朗橫洲興建約17,000個公屋單位,惟被指向「地區人士」摸底後,在附近另一處覓地興建僅4,000個單位。前立法會議員朱凱廸曾批評橫洲發展涉及「官商鄉黑」勾結,因揭露新界鄉郊的種種問題而受到死亡威嚇。

2015年10月地政處人員入村紀錄住戶情況,政府2017年刊憲勒令永寧村、鳳池村和楊屋村村民須在2018年1月1日前搬走。村民奮力反對,隨着立法會今年3月通過橫洲公屋發展的工地平整及基礎設施工程撥款。政府7月中再到元朗橫洲三村收地,至今剩下約10戶,主要因公屋編配問題或需時執拾物品未能撤離。

截至上月底142個合資格住戶獲安置

地政總署回覆《香港01》表示,根據2015年10月30日進行的清拆前登記,受橫洲公屋計劃影響的住戶(包括分戶個案)約264戶。截至今年10月底,142個合資格住戶已獲得安置;9戶的安置申請已獲核實資格並正在積極處理中;31戶選擇申領核准佔用人的特惠津貼代替安置安排。其餘82戶並不符合安置資格,主要原因包括住戶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現時佔用的構築物屬違例搭建(包括未有在1982年寮屋登記中登記及不是持牌構築物),以及住戶已是公屋租戶,或正享有或曾享有資助置業計劃或相關福利等。經清拆前凍結登記的住戶不論是否符合安置補償資格,均可獲發放住戶搬遷津貼。

地政指,政府照顧受發展清拆影響的住戶的同時,亦須確保公共資源合理和公平使用。地政總署會繼續與相關部門在可行範圍下,本着「以人為本」的方式為有需要人士提供適切協助,例如在當事人同意下轉介有需要的人士至社會福利署跟進、協助當事人探討及使用其他可行方法解決其房屋需要,以及考慮為有特殊或醫療需要的個案推薦體恤安置等。若有臨時住屋需要的人士也可選擇入住臨時收容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