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困衣櫃患嚴重心理創傷 住院度過中學歲月 組織:體罰零容忍

撰文:區禮城
出版:更新:

今日(30日)是國際沒有巴掌日,但體罰兒童依然存在於香港社會。有女士憶述童年時代由祖父母照顧,因長輩重男輕女,動輒會出手打罵,更被困過衣櫃中,結果她患上密室恐懼症、抑鬱、焦慮及創傷後壓力症,中學時代有6成時間在醫院中度過,長大後影響人際關係。香港救助兒童會指體罰對小朋友的成長影響之深遠,可以是意想不到,無論是政府或家長,都應該建立對兒童暴力零容忍的文化。

屢被體罰患心理創傷 25歲前成超級隱青

現年28歲的Olivia童年時,父母因工作關係將她交給祖父母照顧。祖母重男輕女,思想較傳統,稍有不從動輒會出手打罵,加上她較頑皮,體罰是家常便飯,她自小就生活在惡言惡語中。藤條、衣架、雙手教訓是平常事,家人甚至會將她困於衣櫃中,結果她患上密室恐懼症、抑鬱、焦慮及創傷後壓力症,中學時代有6成時間在醫院中度過,後來更進一步患上飲食失調,做成嚴重創傷後遺。

Olivia自言在25歲前是一名「超级隱青」,自信心不足致不懂如何跟別人相處,及後遇上契媽,她是一名邊緣青年的專家,教曉她很多人生道理,也介紹合適的工作,讓她重新感受到童年時從未有過的包容,加上很多人的支持和鼓勵,才逐步領略如何跟病症共存。Olivia稱尚未完全康復,但已不再介懷,覺得可以好好生活下去便足夠。現在的Olivia最喜歡做真人圖書館,向他人分享經驗及感受。

體罰受害人: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Olivia用自己的經歷訴說:「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無論有多不開心,也別將你的工作壓力或婚姻不幸發洩在弱小的小朋友身上,因為他是無辜的。」

香港心理學會輔導心理學部輔導心理學家吳加壵表示,打罵對小朋友是一根刺,一根刺入心中的刺,永遠都拔不掉,更甚者小朋友習慣被打,有可能令他們覺得,打可以解決問題。他們學習了家人對他的打罵,成長後,特別容易動手打人。他們有可能會對自己的朋友動手,甚至長大後為人父母,可能對自己的子女動手。即使他們知道打罵是不應該的,但也不知道應如何處理。

家長對兒童實施體罰,往往成為一生人中的心理陰影,永遠無法抹掉。(資料圖片)

香港救助兒童會:對兒童暴力零容忍

香港救助兒童會總幹事司徒恩表示,過去40年,63個國家已立法禁止任何形式體罰兒童,但是仍有86%的兒童居住於體罰是合法的國家,而香港應該成為下一個合法保護兒童免受虐待的地方,香港社會應建立對兒童暴力零容忍的文化,包括立法禁止任何形式體罰兒童,而立法目的並非要懲罰家長及照顧者,而是向社會提出一個清晰的訊息,體罰及侮辱性的懲罰並非可接受的事情,是提升公眾關注及扭轉社會文化規範的先決條件。

香港救助兒童會已成立聯署,如果支持不打孩子,可登入官網簽名支持停止體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