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訝難民與國民同等待遇 施永青訪伊朗:港人應多了解難民

撰文:李丹蕾
出版:更新:

伊朗是全球最大的難民東道國之一,近40年來一直為來自阿富汗和伊拉克的難民提供庇護。政府數據顯示,超過95萬阿富汗人為登記難民,估計有多達150萬至200萬無證件阿富汗人居住在伊朗。早前,聯合國難民署駐華代表處副代表陳蔚雲、資源拓展部總監林碧瑤、施永青基金創辦人施永青及夫人,一同到訪伊朗,五日間共走訪四個城市,了解難民的生活狀況,以及在教育、生計、共融等方面所面對的處境。

探訪團代表到訪位於西拉子的Amir Kabir女童學校,並參與觀課、與在學女孩互動。2015年伊朗政府頒令,所有來自阿富汗的適齡學童,不論身份,也容許接受中小學教育。聯合國難民署因此與外國移民事務局(BAFIA)和教育局(MoE)緊密合作,資助學校落成以提供所需學額,亦游說保守家長讓女兒上學,更與掃盲行動組織(LMO)合作,把識字率從1979年的6%提升至現時的67%。

探訪團到訪位於西拉子的Amir Kabir女童學校觀課。(聯合國難民署提供)
「這裡的課堂模式著重互動,看著學生笑逐顏開之餘更踴躍參與,讓我感到十分欣喜。我們探訪的是小學班別,女孩們均對於可以在伊朗上學感到開心,這些機會在阿富汗未必會有。」
(施永青)

位於西拉子的Kooshk-e Meidan社區公共壁畫計劃,則由伊朗本地居民和阿富汗難民共同創作壁畫,是難民署以社區為本活動的一部分。同類活動包括自發清潔街道、家庭園藝指導班等等,希望鼓勵居民與難民和平共處,加強難民和收容社區之間的聯繫。一系列的社區共融活動已使逾四萬人直接或間接受惠。

探訪團到訪位於布什爾的職訓中心,接觸難民訓練生。(聯合國難民署提供)

探訪團又到訪位於南部城市布什爾的職訓中心,接觸學習製作手工藝品、縫紉等的難民訓練生。聯合國難民署與BAFIA於2013年成立循環基金計劃,為伊斯法罕的難民提供小額商業貸款,幫助他們的小生意得以擴展,當地的Arshak Garment Factory便是受惠的企業之一。

施永青認為,這種為難民找工作和維持生計、助人自助的模式,長遠能為難民找到謀生方式與自己的意義,他亦了解到難民需要的是充滿歸屬感的社區生活,而各項措施確實地建立了具凝聚力和共融的社區。

「是次探訪最令我意外的,是伊朗政府對收留阿富汗與伊拉克難民的開放態度。他們為難民提供與國民同等待遇的教育、醫療、社區服務。這種包容與胸襟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今次的所見所聞,讓我覺得香港人可以多了解下有關難民的議題,了解多點難民署的工作。」
(施永青)
探訪團共到訪四個城市,包括德黑蘭(Tehran)、布什爾(Bushehr)、西拉子(Shiraz)及伊斯法罕 (Esfahan)。(聯合國難民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