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皇室添丁】凱特王妃有喜,國民不再是祝福不斷?

撰文:Hello Bonnie
出版:更新:

上月到一間主攻本土特色的餐廳慶祝生日,餸菜用飛行棋盤當作碟子、以雞蛋仔作為主菜,套餐中有一道菜名叫 「60000 a year」,「一年六萬」是一個什麼的概念?這道菜以Baby Food為包裝,「60000」-其實正是本港一年的嬰兒出生數字。

我們父母那一代,常聽到的家計會口號是「兩個夠晒數」,不過兩年前,家計會推出的廣告則表示,即使是生夠組一隊籃球隊的數目,也悉隨尊便。本欄過去多寫親子課題,去年修讀親子家庭課時,導師就明言在進行所有親子教育之前,不如先還原基本步,看看在孩子出世之先,一個家庭應作怎樣的規劃及準備。畢竟進行家庭教育的最佳時機,不是孩子出世後,而是在孩子之前。

若有留意王室新聞,就一定知道凱蒂與威廉王子將再添了一名王室成員。新生命的出現固然令人興奮,有這樣「好生養」的後繼者,加上Prince George和Princess Charlotte既可愛又吸睛,對英國王室的軟實力一直也起著正面作用。英國甚至有分析指,哈里王子因此將會改為第六繼任者,登上國君的機會很微,故需要面對的王室壓力也自然愈來愈少,他將來選擇跟誰共諧連理,也不會引來太大的家人/公眾反彈云云。

不過,實際上,今次王室宣佈Kate懷上第三個寶寶,在英國卻引發起了激烈討論,輿論不是一片祝福聲音。事緣英國在今年4月推出了新法案,取消第三名孩子開始的稅務減免和津貼,令不少希望「不止生2個」的家庭,對再添成員卻步。第三個小孩本來是為家庭帶來開心熱鬧,現在卻變成家庭中的「奢侈品」。凱蒂和威廉在此背景下公佈王室有「第三名孩子」這喜訊,引來反對此政策的家長和政圈中人齊齊口誅筆伐,只要看看在9月初#royalbaby在社交媒體的post,一反過往的好評不斷的反應,就知道在此時此刻,是葡萄也好,是義憤也好,的確令很多英國家庭感到不是味兒。

近年不少國家都吹著「政治導向」的家庭政策,政府嘗試用政策增加或減少國民對生育的興趣。面對生育率下降的國家,例如日本、丹麥及瑞典等地,都希望以育兒補助、免費醫療及稅務減免等方式鼓勵年輕人生兒育女。丹麥於2014 年開始了一系列 "Do it for Denmark” 廣告,加上國家補貼「旅行優惠」,成功令該國在2016年的國家生育率上升 ,成為國際社會上的一時佳話。廣告中一句:「Send your child on an active holiday and get a grandchild」,說出不少想升級為祖父母的國民心聲。

日本生育率連續 30多年下降,各地都推行生育津貼,在新宿只要寶寶出生,家庭便可領42萬日圓,而孩子每月也可領取一萬至一萬五千日元的生活津貼 。在瑞典,一個小鎮Overtornea今年更破天荒提議推出Paid Sex Break,希望挽救下跌的出生率及人口。另一個十分明顯的例子,當然就是內地取消實行多年的一孩政策。

在地球的另一些角落,婦女及家庭所面對的狀況,則完全相反她們因種種原因希望有一個更大的家庭,例如需要人力協助分擔工作,或者當地死亡率高,故希望而「多生幾個」作保險,當地政府遂需要推行生育控制政策,以減低醫療壓力。在發展中國家,這些個案比比皆是,只是想不到,連英國也需要走這一步。

生兒育女本是平常情,家庭有下一代也是自然不過,相信Kate懷上第三胎也不會是個「意外」。只是此時此刻,英國王室的喜訊令當地不少媽媽想起George Orwell在《動物農莊》的一句:「All animals are equal, but some animals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

平常百家姓,自然難免觸景傷情,但心底裡,大家都願每個寶寶可以健康快樂、無憂無慮地成長,不論他/她生於何時何地何家。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