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奪獎.博評】反抗 未晚

撰文:林立志
出版:更新:
自頒獎禮後,網絡上正反之聲即時此起彼落,有些看到《十年》得獎非常激動,認為是金像獎評審肯定了此片的意義……有些則持相反意見,認為此片不值得獲得此獎……「政治綁架了專業」。難道現在真的還有人會相信,香港目前的狀況,只是因為太多人搞政治,將所有事情泛政治化(Pan-politicize),抑或因香港人經常故意挑釁、觸怒「阿爺」所致?
林立志
《十年》演員游學修在台上說:「祝《十年》和香港的十年好運。」(黃國立攝)

昨晚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十年》擊敗了獲得多個獎項的《踏血尋梅》,奪得最佳電影。激發了新一輪《十年》的討論,如金像獎應否涉及政治,頒獎予一套本土政治味濃的電影?

「政治綁架了專業」?

自頒獎禮後,網絡上正反之聲即時此起彼落,有些看到《十年》得獎非常激動,認為是金像獎評審肯定了此片的意義;甚至認為它是一套預言片,預言着香港未來面對的挑戰(更是不幸地一步步實現中)。有些則持相反意見,認為此片不值得獲得此獎,在各方面也及不上大熱的《踏紅尋梅》;金像獎也不應涉及政治,政治的歸政治,文藝的歸文藝;甚至指《十年》得獎是不幸,「政治綁架了專業」。

我想,幾位年輕導演在一片大氣壓下,不為遷就大陸市場而更改題材、不擔心個人事業發展被大陸全面封殺,已是勇氣可嘉,欣賞他們的風骨和膽識。相對於香港戲院場場爆滿,仍無法在全港上演,要「自己電影自己播」、連金像獎都不能幸免因有《十年》而在大陸禁播、無人敢頒獎等;他們敢於拍出這套屬於香港人的電影,是值得嘉許和肯定。

當然,連導演自己也承認製作費有限,質素未必拍得上大片。但今次金像獎評審對最佳電影的選擇,明顯不是單從所謂「專業」、「唯美」角度,而是從對社會意義、影響作出決定。

導演伍嘉良冀望香港不會出現如電影中的荒誕情況。(《十年》劇照)

政治的根本就是道德

然而,話說回來,難道現在真的還有人會相信,香港目前的狀況,只是因為太多人搞政治,將所有事情泛政治化(Pan-politicize),抑或因香港人經常故意挑釁、觸怒「阿爺」所致?我想說:「少年你太年輕了!」

正如此片的導演伍嘉良說:「很認同《十年》當中《自焚者》的一句,『政治的根本就是道德』。這些年,大陸不斷用市場『懲罰』他們亂標籤的『反對派』及『不聽話者』,以此控制什麼是可以講,什麼是不可以講,但這已大大超越了很多香港人的道德底線,換來愈大的反抗」。

現在連金像獎的評審委員會(由金像獎13個屬會會員及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會員,以一人一票方式投票),也要以這種方式表達對此片的肯定,更極可能是對香港現況的不滿、反抗。這也可以說明為何評審會選擇具本土政治意味的《十年》,而非獲獎無數的《踏血尋梅》,這也許是一種「反抗」。

5個故事中以《自焚者》最受注目,圖為劇照。 (《十年》facebook)

無孔不入的政治操控 激發不滿

我們看到的,正是北京近年愈來愈以「天朝主義」處理對港事務,以無孔不入的國家機器,如選舉操控、媒體操控、政治檢控及統戰滲透等等,對香港進行全方位的「政治操控」(Authoritarian control),令一國兩制名存實亡,核心價值面臨崩潰。

自梁振英上台後,北京天朝主義作祟、梁振英沉迷政治鬥爭,埋首於沙堆中,根本無視香港人對其「一左二窄」鬥爭思維不滿的積累已超越臨界點,才出現進一步激進化、暴力化,甚至爭取「港獨」的思潮。

《十年》中的預言 正慢慢實現

君不見《十年》片中的幾套短片,都是香港正在發生或很有可能會出現的事情,涉及的層面已不止於政治上,更會走到你家門口。

《浮瓜》談的,是有人為了引入國安法,無所不用其極以一連串自編、自導、自演暗殺政要的事件,引起大眾恐慌而令到國安法得以成功在本港實施。事件中負責殺人的黑社會,因為貪財而被高官利用。這不正是近日泥頭山事件、雨傘運動、上屆特首選舉等事上映的「警政黑合作」嗎?

《方言》和《本地蛋》中以不同形式,如少年軍四出搜查違規用字,打壓、邊緣化廣東話、繁體字、本土用語。這不正是現時普教中、學習簡體字、以及幾年前強推洗腦國民教育,現在則斬件式滲入學校嗎?

《自焚者》中說:「香港未爭取到民主,就是未有人死。」大家可能會認為自焚也許是很遙遠、很激進的做法,到底要幾絕望,才會以自己的生命明志?但近月多名學生因學業、家庭、就業前景的壓力而輕生,不正是對社會、對教育制度的一種控訴?

《十年》其中一個單元《本地蛋》劇照。(《十年》Facebook圖片)

不要將自主權拱手斷送

金像獎評審委員會主席爾冬陞在揭曉最佳電影前,引用已故美國總統羅斯福的一句話:「我們最需要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而《本地蛋》中森叔也有一句: 「唔可以慣,唔應該慣㗎。就係因為我哋嗰幾代人『慣晒』,先搞到你哋今日要過呢啲生活。」末代港督彭定康也曾經講過:「我感到憂慮的,不是香港的自主權會被北京剝奪,而是這項權利會一點一滴地斷送在香港某些人手裏。」

這三句說話,也是我們需要警惕和極力阻止:不要寒蟬效應、慣於順從、斷送自主。我真的希望,現在仍「為時未晚」,祝「香港好運」!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