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看清「國家主席」一職 莫落入西方傳統迷思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2月25日中共中央建議修憲的內容發布,當中提及刪除國家主席和副主席的連任限制,引起海內外輿論關注。不少反對聲音認為,中共中央建議修改國家主席限制,就相當於習近平會無限連任,甚至打算進一步「稱帝」了。然而,相關論調似乎也反映出論者對中國政治制度設置的不了解。因為,「國家主席」是一個儀式符號,並不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習近平目前的三個主要職務中,「國家主席」一職是最沒有權力的。(新華社)

要正確認識這項修憲的內容,先要了解國家主席一職的本質。習近平目前有三個主要職務,即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國家主席。總書記一職無疑是最重要的,他代表習近平在中共以至國家的地位,軍委主席亦意味著他控制著軍權這個「槍桿子」。但在中國體制上,「國家主席」是這三個位置中最不重要,最沒有實際權力的。但按照分工,國家主席負責外交,基於習近平在國際秩序上的抱負,這個調整是為了更好的協調工作,讓黨書記、軍委主席、國家主席三位一體。

國家主席一職曾被廢除

事實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制度,亦經歷過曲折的發展過程。中共1949年建政,但國家主席一職要到1954年召開第一屆全國人大以後開始設立,1968年開始懸空,到1975年通過的《憲法》,更刪除有關「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條款,直接取消此一職務,此後要到1982年通過的《憲法》才恢復了主席和副主席設置。

無疑,這次中共中央建議修憲,正是把最不重要的位置、所謂國際關係當中的「儀式」的位置的「不平衡」。

而在中共建政近70年歷史上,習近平是除了毛澤東和鄧小平之外,最受到人民接受的國家領袖、中共的領袖,也是唯一的一個在過去30年,把中共在人民當中,將民心拿回來的領袖。這就能解釋到,中共中央為什麼會在現在決定把國家主席的任期限制廢除。

習近平在中國政治範式轉移的地位有目共睹

回到這次修憲所引發的批評。從大部分論者的批評內容可見,不少人實在太不瞭解中國的政治歷史,特別是中共領導人更替歷史。同時,這些論者太過拘泥於西方傳統的觀點,因此對普京、新加坡李家都有批評。但是很奇怪地,外界對於德國那個已經四度連任總理的默克爾,卻沒有這樣的批評。這就是一個意識形態差異性的體現。

外界更不能理解的,是習近平在今天中國政治當中範式轉移式的地位。中國現在的種種變化不僅發生在中國國內,還發生在國際社會,整個國際社會都在因為中國崛起所帶來的「範式轉移」而發生改變,而習近平正是這場範式轉移的領導者與推動者。

當然,外界的種種質疑以及批評都是可以理解的,擔心也是合理的,但外界的認識顯然不夠了解中共的歷史和做事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