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姜國元的靦腆 安裕周記的慰藉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對《明報》沒有感情的人,也許不太明白姜國元被炒為何會引來如此巨大的迴響。
姜國元以安裕為筆名撰寫的文章節錄,在他被炒後把面書洗版。
自古文人總是相輕,但安裕的文章讓自命不凡的評論作者也心悅誠服,這其實說明了一個我們以為很簡單本應如此、但今天卻早已不存在的道理──
傳媒老總,應該是識寫字的。

(讀者提供照片)

文:王明倫(前《明報》編輯)

在傳媒行業讓人心服口服的老總,都有一個特質。不論平日嘻哈玩樂還是不苟言笑,但紅褲子出身積累數十年功力,若然「落手落腳」親自出馬即可把年輕同事們徹底擊潰,偶爾一個提點即可讓下屬茅塞頓開,並且在新聞關鍵時刻堅守傳媒人的專業與風骨,拒絕向老闆唯命是從。姜國元談起國際新聞國共交戰美日歷史時,執起筆寫起評論時,談起頭版重大新聞取材與判斷時,絕對不是現今那些「得把口」只懂胡扯擦鞋逢迎上意的所謂老總可比擬。

安裕不是沒有缺點,我們毋須把任何人神化,但看着那深夜突然被換掉的頭版,看着那些愈來愈膠不忍卒睹的社評,安裕的文章,是熱愛《明報》的人的心靈慰藉與補償,讓人找到一個繼續買下去的理由,不忍心就此拋棄。不知安裕是否知道,這些文章,就像他經常穿着的紅色風衣龐大身影一樣,是不少同事們最堅實的依靠,同事相信他會頂着上層的壓力,為專業新聞報道爭取最大的空間,安裕文章每周的刊出,同時也鼓勵着同事們要做好本份,緊守崗位,寸步不讓。

傳媒必須有稜有角有性格有生命

報紙是死物,但一家傳媒卻是活生生有稜角有性格有生命,在風雨飄搖的年代,安裕的文章與一眾死守不服輸的編採人員製作出來的報道,建立起近年《明報》的性格與面貌,讓人看到,傳媒老闆與老總即使戇居無能無腰骨,但仍有一群不怕死的員工在堅持傳媒人的風骨,拚命死撐堅持專業報道評論鑽空子打擦邊球。

鍾天祥這次親手砍掉的,就是這種《明報》人建立起來的精神面貌。難怪在姜國元被炒的消息傳出後,這麼多前任與現任日月人怒上心頭,心如刀割,痛哭流淚。那個什麼節省資源的鬼話,白痴也不會相信。鍾天祥你要知道,你就是親手殺害《明報》的歷史罪人。

只要記者乖乖 媒體終只剩庸碌之輩及無靈魂的軀殼

傳媒老闆總是有一個迷思,既希望記者都乖乖聽話,同時又要記者「老闆要你咬誰,你就咬誰」,但卻不知道這兩個特質本來就互相矛盾無法並存。記者的本質就是反叛與挑戰權貴,欠缺這種頭巾氣,新聞與評論同樣沒有靈魂。要記者乖乖聽話,註定只有庸碌無能之輩才會留下,你的傳媒製作出來的所謂新聞也難有服眾的公信力,老闆得到的傳媒也只是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

把安裕砍掉,也許還有不少記者選擇留下堅守崗位,但若然這批記者編輯都被逐一砍掉的話,日月也只會剩下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傳媒老闆對着權力當局還有叫價能力嗎?

姜國元深宵被炒後,工會貼上大量「不明不白」強烈抗議;有員工當面質問總編輯,若人工高是炒人準則,為什麼應走的人,不應是鍾天祥自己?(羅君豪攝)

They Can't Kill Us All

安裕在「星期日明報」撰寫「安裕周記」一段時間後,終於結集出書。記得某天書本出版後,《明報》編輯室突然出現一條長龍,原來是年輕(女)同事們個個手執一本,排隊索取簽名,部分甚至戲言要如日韓台偶像般搞個「抱抱會」。安裕靦腆的逐一簽妥,徐徐返回坐位,繼續簽版審稿的日常。

那天看在眼裏,突然感觸。傳媒人都愛舞文弄墨,幻想一天能像安裕般在報章上撰文東拉西扯點評天下,這個巨人的身影,有點遙不可及。

姜生,感謝你在後輩痛苦困惑時的指導與分享,祝願你生活愉快,繼續揮筆疾書,閒來繼續利物浦與阿根廷,you'll never walk alone。

留守日月的兄弟姐妹們,辛苦了。痛哭過後,收起淚水,咬緊牙關,they can't kill us all。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