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不足】不能對醫生荒視而不見 王永平倡港人專醫業界解憂慮

撰文:林立勝
出版:更新:

為何需要輸入更多海外醫生?公務員事務局前局長、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名譽教授王永平直言,香港醫生不足是客觀事實,僅靠本地培訓難以紓緩公立醫療系統的壓力,惟政府礙於醫學界反對及社會爭議,一直迴避討論。為了減少有關爭議,包括消除對內地醫生湧入的疑慮,王永平提議政府制定「港人專醫」先導計劃,冀能鼓勵港人回流。

王永平認為放寬或調整海外醫生執業試困難,與難以衡量「放寬幾多才是足夠」不無關係,而「港人專醫」方案較能消除各方的疑慮,也較易操作。他提出的「港人專醫」主要有三項要求:

• 海外執業多年的專科醫生• 居海外香港人的第二代• 醫生的資格來自與香港醫療體制相近、水平相若的地方

若符合以上資格,回流的海外醫生可豁免考試,但需簽約在香港公立醫院工作三年,完成後才可正式註冊及選擇是否私人執業。在具體操作上,一開始,放寬吸納海外醫生的門檻「唔好開咁闊」,故可由先導計劃形式入手。

王永平坦言,醫學界有其既得利益考慮,相信不會同意建議,但政府應從公眾利益角度考慮,當沒有足夠醫生應付需求時,便需以其他方法增加人手,而不是對醫生荒視而不見。他相信,「港人專醫」方案能否推行,關鍵是政府有沒有決心處理,發揮應有角色,在公眾利益和醫生考量間作出平衡。他強調,「港人專醫」方案其實已考慮了醫委會、公立醫生等持份者的顧慮,能夠作出平衡。他強調其先導方案是輸入在海外已取得專科資格的醫生,如申請者是在英、澳等英聯邦國家執業多年,並且醫療記錄良好,即使豁免其考執業試,對於沿襲同一醫療體制的香港,造成的質素風險絕對較少。

王永平強調「港人專醫」先導方案是輸入在海外已取得專科資格的醫生。(資料圖片/路透社)

至於政治層面,他指出,在梁振英時期,政府就帶頭鼓勵港人第二代回流工作,現屆政府也鼓勵移居海外的港人第二代子女回港發展,而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更曾發表網誌,認為香港需積極網羅外來人才,在不影響本地工人利益下進行,包括容許具備香港需要的技能、知識或經驗而又供應不足的海外及內地人士以不同的入境計劃來港。

王永平建議,當局可為增加醫生確立成效指標,例如減少輪候專科醫生時間是其中一個重要指標。事實上,他提出「港人專醫」,一大重點便是輸入專科醫生。他解釋,這可減少「醫療質素下降」的爭拗。他指出,專科醫生必然有外國的國家醫療機構認證,且有一定的工作經驗,醫學水平得以保證,而專科醫生在香港亦短缺,故先導計劃有助專科增加人手。

據醫管局最新公布的專科門診穩定新症輪候時間,最長輪候時間是九龍東聯網的眼科,長達169個星期。骨科情況亦嚴重,最長輪候時間普遍為兩年以上,新界東聯網最長時間患者要等三年才能首次見醫生(見下表)。

王永平重申,如果香港整體醫生數目增加,長遠可減少公立醫生流去私人市場的壓力。而在「港人專醫」方案裏,已規定海外醫生須先在公立醫院工作三年,換言之,方案可短期內增加公立醫院的醫生,減少流失壓力。即使公院或可能有人手分配上的問題,但增加醫生的確有助改善香港醫療服務。公立醫生亦不需擔心輸入海外專科醫生會影響晉升機會,因他們或在服務三年後離開公共醫療系統。

他補充,「港人專醫」計劃只是增加醫生人手其中一個方法,其他挽留公立醫院人才、提升待遇等措施仍需持續執行,始能全面改善醫生人手不足問題。他重申,社會需要明白目前本港醫生短缺,尤其是專科醫生,「港人專醫」能夠作為增加專科醫生的職位配套,又形容政府及醫療界建了一堵牆,如何突破才是關鍵,「不需要擔心海外醫生會不會來港,若計劃不成功才再作打算,但至少設立一個先導計劃,多一個途徑引入海外港人及其第二代的醫生,這不會引起太大爭議。」

上文節錄自第140期《香港01》周報(2018年12月3日)《考試與豁免之間 引入醫生解荒 有沒有第三條路》中的《王永平倡「港人專醫」先導計劃》。

相關文章:【醫生不足】報名繁複考核病例離地 海外醫生來港執業困難重重【醫生不足】新加坡設海外醫生執業豁免名單 為何在香港不可行?【醫生不足】人手短缺未來十年仍嚴重 解決醫生荒有何方法?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