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約奧運.乒乓】馬龍年少遇挫不放棄 「超級大滿貫」第一人

撰文:林裕華
出版:更新:

中國在今屆奧運乒乓球單打賽事「稱王稱后」,由丁寧及馬龍分別奪得女單及男單金牌,當中馬龍在里約熱內盧「稱王」後,個人已奪奧運、亞運、世界盃、世錦賽、國際乒聯巡迴賽總決賽、亞洲盃、亞洲賽的男單冠軍,成績超越國家隊前輩名將如劉國梁、孔令輝等,成為中國男乒史上第一位「超級大滿貫」選手。不過馬龍的乒乓球生涯並非一帆風順,年少時幾乎遭省隊淘汰,但他從未放棄球拍,終一步一步造出如今成就。

里約奧運「稱王」後,馬龍終成就「超級大滿貫」。(Getty images)

原本打算強身健體 卻成就世界冠軍

1988年10月於遼寧省鞍山市出生的馬龍,與前輩孔令輝、隊友張繼科等一樣,都是技術甚全面的高手。據內地傳媒對馬龍的球評,讚揚右手握球拍的馬龍速度快,正反手都甚出色,發球則以正手側上、下旋為主,落點變化多端。

馬龍的發球以落點變化多見稱。(Getty images)

馬龍的乒乓球生涯早於5歲已展開。當年是馬龍的父親為了令兒子做運動強身健體,故為馬龍選擇了較不容易受傷的乒乓球,怎料當時父親的一個決定,造就了兒子成為世界冠軍。

馬龍擊敗上屆冠軍兼隊友張繼科,坦言自己是「打瘋了」才勝出,又指心型手勢是獻給自己。(Getty images)

年少時幾乎遭省隊淘汰 倫奧男單落選

不過,現年27歲的馬龍並非一開始打乒乓球就是天之驕子,他11歲時進入遼寧省體校受訓,但兩年間的訓練,表現都不算出色,幾乎遭省隊淘汰,但馬龍未有放棄,結果在北京西城體校的教練到遼寧挑選潛質選手時,看中了他,把他帶到北京繼續受訓,成為其運動生涯轉捩點,在 2003年,即15歲時晉身國家隊,3年後與隊友在世錦賽及亞運奪男團冠軍,令當時僅18歲的他於世界乒壇漸受注目。

馬龍在2008年於亞洲盃及國際乒聯巡迴賽總決賽奪得男單冠軍,踏出個人「超級大滿貫」第一步,其後兩年再奪亞洲賽及廣州亞運男單冠軍,2010年時更首嘗世界「一哥」滋味。不過,他之後於大賽如世界賽等的表現轉差,結果2012年倫敦奧運,他未獲國家隊挑選出戰男單。馬龍再一次顯示不易言棄性格,據其北京隊的教練張雷所說,馬龍當時向他透露自己的奧運男單金牌夢,「看來得等到巴西奧運會實現了。」

馬龍在內地享負盛名,在今屆奧運賽後,有不少支持者與他自拍。(Getty images)
馬龍(左)在今屆男單決賽擊敗了上屆倫奧金牌張繼科奪冠,他視這個中國隊友是「對手+兄弟」。(新華社)

視「對手+兄弟」張繼科為榜樣

此後馬龍的表現確比以前更穩定,於2012年及去年兩奪世界盃男單冠軍,去年亦首奪世錦賽男單冠軍,近3年的世界排名,馬龍更從未跌出三甲,結果他以世界「一哥」之勢,出戰今屆奧運,成功在男單奪金,成就中國男乒所有名宿都未能達成的「超級大滿貫」。

對於今次在決賽擊敗了「對手+兄弟」的張繼科奪金,馬龍不吝讚美之詞:「我和繼科從小一起長大,這麼多年來是對手也是兄弟。」他續道:「這幾年他的成績都是中國隊最好的,對我來說也是榜樣和動力。」

乒壇「一哥」馬龍也是台灣天后蔡依琳的粉絲,曾於演唱會後與她合照。(馬龍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