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約奧運.網球】軒婕絲臨時拉伕組女雙 「銀牌與我常在」

撰文:周立賢
出版:更新:

人生與計劃往往有落差,有些目標很想擁有卻觸不到,另一方面卻在無慾無求時有意外收穫。
於千禧年最光輝的瑞士球手軒婕絲(Martina Hingis)曾兩度退役,2013年復出戰雙打賽事,怎會想到35歲才首次在半個月前才更換女雙拍檔,仍可殺退一眾強手,僅在決賽以盤數0︰2不敵俄羅斯馬嘉露娃/韋絲蓮娜。幾經起跌終取得首面奧運獎牌,她的故事好比電影劇本般夢幻。

軒婕絲年少成名,想不到兩度退休後以35歲取得奧運銀牌。(資料圖片)

16歲便成為溫布頓女單得主的軒婕絲。風光背後有着不平凡的童年,於捷克斯洛伐克(現已解體)出生的她6歲時父母離異,跟隨改嫁瑞士人的母親成為瑞士公民,從此代表該國打比賽。在威廉絲姊妹壟斷網壇前,皮雅絲、馬天尼絲、馬莉絲姆等都是Martina的手下敗將,5度成為大滿貫得主的她,只欠法網便成就全滿貫。

巴辛絲姬(左)與軒婕絲的原本的拍檔賽前分別甩底,令兩人臨時成為隊友。(路透社)

成名得早,令軒婕絲跌得更痛,在2001年起開始被右膝傷患困擾,成績大不如前,更與母親一度決裂,2003年以22歲之齡首次退役。即使兩年後復出,在單打賽事不時擊敗舒拉寶娃等後起之秀,但已與當打時相去甚遠,更在2007年溫網賽前被驗出服用毒品可卡因,雖然她否認曾吸毒但仍被罰停賽兩年,一怒之下再度掛拍,至2013年才復出打雙打賽,分別在女雙及混雙贏得3項大滿貫錦標。

馬嘉露娃/韋絲蓮娜為俄羅斯取得金牌。(路透社)

那年15歲到奧運後,軒婕絲要等到廿年後才取得第二次機會。不過賽前接連傳出壞消息,先是費達拿受傷退賽而無緣出戰混雙,更在7月28日才收到女雙拍檔芭蓮達賓錫(Belinda Bencic)退出奧運的噩耗。軒婕絲臨時拉夫與巴辛絲姬 (Timea Bacsinszky)在10日內上速成班,怎料這對瑞士組合先後擊敗澳洲、美國、3號種子的中華台北組合詹皓晴/ 詹詠然,激戰後以2︰1反勝捷克的6號號子夏拉雅高娃/夏迪卡,殺入決賽。

軒婕絲為瑞士取得今屆第3面獎牌,亦是第一面銀牌。(美聯社)

面對俄羅斯的馬嘉露娃/韋絲蓮娜,軒婕絲/巴辛絲姬以兩盤4︰6見負,軒婕絲仍非常享受這次旅程︰「初時我們不被看好,我們漸入佳境,為大家自豪,這面銀牌永遠與我們常在。若奧運都未能感動你,還有什麼可以?」從軒婕絲身上,可見奧運從來都是是挑戰自己極限的地方。

軒婕絲(左二)與芭辛絲姬贏取里約奧運女雙銀牌。(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