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約奧運】金牌超中趕美 英國用金錢堆砌的崛起

撰文:張楊帆
出版:更新:

自從1984年首次正式參加奧運,中國從未在獎牌榜屈居在英國之下;近3屆獎牌榜冠軍更往往成為中、美之爭,從未放過英國在眼內。
然而,今屆英國在奧運異軍突起,暫收穫27金22銀17銅的佳績,力壓26金18銀26銅的中國排在獎牌榜次席,中國超越英國只存在數字上的可能。
究竟人口只有約6500萬的英國,何以壓倒中國這個體育強國?除了是後者今屆屢次失準外,其更大原因就是依靠前者的英國式「舉國體制」,以及對選手的重視。

英國今屆里約奧運暫收穫27金22銀17銅。(01美術製圖)

中國強項失色

目前為止,英國在里約奧運暫時收穫27金22銀17銅,當中傳統強項場地單車,瘋狂獨攬6金4銀1銅,是最為突出的項目。另外,得益於中國奧運六大強項之一的體操風光不再,反觀英國在過去一直弱勢的體操項目,出人意料地奪得2金1銀3銅,當中男子選手韋洛克(Max Whitlock)一人便貢獻2金(鞍馬、自由體操)1銅(個人全能);反而中國卻只有2面銅牌(男子團體、女子團體),史上首次未能奪得任何金牌。另外,中國羽毛球隊上屆倫奧包攬全部5金,今屆卻只有男單及男雙奪金,足足少了3面金牌,亦是失敗原因之一。若中國今屆要反超英國,必須在仍有些微爭金可能的男子摔跤、男子山地單車和男子馬拉松至少奪得兩金,失落獎牌榜次席幾乎已成定局。

英國舉國體制 重金培訓

事實上,英國政府在過去十多年來,一直有加大對體育的投資,英國體育協會(UK Sports)在官方網站亦曾明確地指出:「每項運動我們都需要你,在奧運和殘奧上取得成功去激勵國家。」可見這個昔日的「體育小國」對金牌的重視。根據英國《衛報》報道,自在1996亞特蘭大奧運後,彩票基金逐漸成為英國體育的固定資金來源;同時受惠於4年前主場舉行的倫敦奧運,為英國體育的急速發展帶來契機。如今英國政府對體育已有完善的投資制度,並定期評估運動項目的進展和作出調整。

英國政府對體育的投資制度完善,並有定期評估。(Getty Images)

為了培訓奧運運動員,英國體育協主要從國家彩票中心,以及英國文化傳媒與體育部獲得資助,再分給各項運動的官方管理機構和運動醫學研究所。另外,雖英國政府以官方投入為主,但不反對體育項目以商業形式運作,利用自身的資源營收,再獲得體協的額外資金。據指為了備戰這次里約奧運,英國體育協會投資覆蓋整個奧運周期,一共投入3.87億英鎊在「世界級表現投資」(World Class Performance Investment)上,比起倫敦奧運更上升了11%,是歷年來最高。

在投資簡介中,英國體協表示:「資助是特權,不是權利。」明顯要把正確的資源,集中在最有機會成功的運動員和項目上,將奪牌機會最大化。《衛報》統計出,英國體協在里約奧運奪得的每面金牌,平均投入約550萬英鎊,其中帆船花費最多,每面金牌的投入超過2500萬英鎊;而馬術平均亦花費近1800萬英鎊。

韋洛克一日內在體育連摘兩金,為英國創造歷史。(路透社)

社會重視體育選手

在奧運第9日,英國一天之內瘋狂奪得5金,一舉壓過同日收穫2金的中國,被《每日郵報》形容是英國自1908年以來,奧運史上最偉大的一天。有別香港社會對待運動員的態度,在英國社會傳統觀念中,能成為出色的運動員往往令人驕傲,加上英國體協每年發給精英運動員2至6萬鎊資助,故此即使今屆英國對奧運金牌得主的獎金為零,亦似乎能夠讓人接受。

英國奧運及殘奧代表隊在2012年狂掃金牌後,於倫敦巡遊獲萬人歡迎。(資料圖片)

透過十幾年的努力,英國在今屆奧運終收成效;即使不再是主場作戰,仍在場地單車、划艇傳統強項保持一貫實力,場地單車的28歲男子車手堅尼(Jason Kenny)今屆更獨取3金,其未婚妻女子單車手蘿拉塞特(Laura Trott)亦貢獻兩金;另外划艇奪得3金2銀,更在中國一向稱霸的跳水項目,奪走一金。奧運還剩最後一日,在英國還有男子拳擊金牌可爭下,再無熱門爭金項目在手的中國,想在奧運金牌數目反超英國的希望似乎甚微,亦意味英國將首次在奧運獎牌榜壓過中國,吐氣揚眉。

堅尼自2008年至今3屆奧運共獲5金。(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