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龍舟到Formula E 香港是否適合舉辦盛事?

撰文:李兆波
出版:更新:

香港即將舉行Formula E,有別於Formula 1,這是電池車比賽。不少本地傳媒質疑舉辦這些盛事是否值得,故本文將探討一下盛事旅遊的經濟價值。

Formula E絕對是國際級盛事,但能否為香港帶來實際經濟效益?(李澤彤攝)

香港具舉辦盛事條件

香港舉行國際盛事,需面對鄰近地區的激烈競爭,新加坡及上海有Formula 1,澳門有國際龍舟比賽、馬拉松甚至是曾經在香港舉辦的小型賽車,台北有自行車節、燈會等。究竟盛事可否帶來很大的價值?這可以從本地層面及國際層面分析。多年來,香港的過夜客少於即日來回的旅客,而且主要是內地旅客,不是國際旅客,令香港的盛事看起來不夠國際化。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2016年的盛事(mega event)介紹,地點沒有香港的份兒,但有日本奈良、西班牙馬德里、德國柏林、韓國首爾、中國北京、桂林及澳門、英國倫敦、俄羅斯莫斯科及馬來西亞檳城等。不過香港也不算很弱,在其2015年的國際旅遊收入(International Tourism Receipts)排名中,香港排名全球第9,澳門則排名第10。

這類調查多以國際到埗旅客為量度單位。這是一個國際標準,若包括本地旅客,數字將難以量度,因為不少國家地域廣闊,易吸引本地旅客,例如澳洲,不同於香港與內地要通過入境機制;另一方面,國際旅客會由一地經過機場往另一地,因此才以到埗而非過境客來量度。

香港傳媒常強調的旅客數目在國際上不入流,部分原因正是國際標準計算的是有多少國際到埗旅客,而香港的國際到埗旅客數目「只」有約2,700萬人,名列全球12;泰國則為約3,000萬人,名列11;其後是馬來西亞(2,600萬)、希臘(2,400萬)、日本(2,000萬)、澳門(1,400萬)及南韓(1,300萬)等。至於位列頭10位的國家,可參看下表。

無論是從國際旅客的數字或是收益計,首4位皆為美國、法國、中國及西班牙。即使不計算內地旅客,香港的位置已絕對不弱,因為在世界旅遊平台上,香港只是一個地區而已,卻位處首15名之內,媲美不少強大的國家。

傳媒與其一味着眼於「十一黃金周」有多少內地旅客來港,倒不如放眼於國際舞台之上,否則只會如量度心跳一樣,今天升多少,明天跌多少,意義不大。

在舉辦盛事時,只要量度該盛事能為當地增加了多少旅客(特別是國際旅客),便可估算增加了多少收益—有了前者,不難量度後者,因為旅客有人均消費。除了數字及經濟上的量度,現在社交媒體當道,盛事是否成功也能以其在傳統媒體及網上媒體上的出現次數來量度。例如Formula 1會受國際體育頻道關注,剛完結的新加坡 Formula 1便在不少的國際電視頻道中亮相,還有在Facebook、Instagram上的相片及文字,都是甚佳的宣傳機會—當別人瀏覽一張又一張的照片及片段時,看到Formula 1賽道旁的新加坡魚尾獅噴泉,已大收宣傳之效。

希臘經驗:請名醫把脈

希臘的表現亦可給我們一點啟示:她在2010年的國際旅客約為1,500萬,而2013、2014及2015年則分別為1,800萬、2,200萬及2,400萬,升幅相當顯著(同期香港的國際旅客由2,000萬升至2,700萬)。原來希臘於2013年時找來了麥健時公司(McKinsey & Company)看看如何提升旅遊表現,望在2021年可達每年2,400萬名國際旅客的目標,結果不用等到2021年,2015年已近達標。

麥健時提出希臘要每年投資33億歐元在旅遊及旅遊產品上,旅遊產品依次為陽光與海灘、短期休閒(city break)、盛事、會展旅遊(MICE)、文化旅遊、海洋旅遊及醫療旅遊。麥健時指出要有序而分散地、有策略地推行這些計劃,以產生強大的旅遊組合,可見盛事只是旅遊吸引力的一環,而不是旅遊的全部。希臘的表現值得特區政府參考,我在多年前已提出,可找麥健時或其他國際級顧問公司來把脈,以推行更有策略性的旅遊業發展。找名醫來把脈當然要花錢,但值得花,因為香港一向缺乏長遠旅遊業發展的藍圖。

同期日本的國際旅客由860萬升至前述的2,000萬,台灣則由557萬升至1,000萬。無論是日本、台灣或是希臘,她們在2010至2015年的國際旅客數字皆年年有增長,香港卻在2015年有3.9%的跌幅。這是一場競爭,往別處的旅客多了,來香港的便少了,還有是貨幣幣值的影響;但無論如何,全世界都在爭取國際旅客。

龍舟嘉年華是獲盛事基金資助次數最多的項目。

成效不彰 全因盛事不夠盛

說到這裏,不得不提香港政府在2009年成立的「盛事基金」(Mega Events Fund)。該基金希望用以推廣旅遊業,以及提升香港的國際形象,推廣香港作為「亞洲盛事之都」。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在2012年4月批准撥出1.5億元,以延長基金在經修訂的兩層機制下運作5年,直至2017年3月底。盛事基金至今共資助了32項項目,金額上限為1.6億元,可惜不少盛事基金資助的盛事根本不夠「盛」,與盛事距離很遠。

香港龍舟嘉年華是資助次數最多的項目,自2010年起每年也獲得資助,這似乎沒什麼好爭議,因為該項目據稱可吸引最多的人數及旅客。根據申請者的說明,2016年的龍舟嘉年華可吸引16.5萬人參與,包括約4.1萬名旅客,但當中有多少是內地客、多少是海外旅客真是不得而知,而申請2012年香港龍獅節時宣稱會吸引1萬名海外旅客,最後又是否屬實?我想這些申請者未必明白UNWTO量度旅客數目的指標,沒區分內地旅客和海外旅客,而從傳媒的報道,相信龍獅節未能吸引1萬名海外旅客。從吸引的旅客數目、項目的性質而論,似乎盛事基金資助的大多數盛事未能帶來話題,也令其他較為成功的盛事受影響,於是媒體最常問的便是這個盛事有何功用?有此問題,是因為不少從前舉辦的盛事根本不是盛事。

沒錯,盛事基金資助的不一定是盛事,不少獲贊助的項目(我不叫「盛事」,只叫「項目」,因大多數只是項目而已),只吸引到一點點的旅客,而且沒有詳細資料指出有多少是國際旅客、有多少是內地旅客,更甚者是事後如何去量度、如何去審計,皆不大清楚。想國際化的話,評審團應該加入更多的外籍人士,而不是現在11位中只有兩位,太多本地人時,便難以用較國際化、較宏觀的眼光來評審那些項目。政府其實也意識到這點,因為近年資助的項目少了,反映他們收緊了審批有關項目的標準。老實說,真的盛事,一定萬人空巷,贊助商不絕,媒體也爭相報道。

談盛事,也需談場地的問題。香港缺乏大型的場地,啟德體育園、西九兩者仍未建成,拖拖拉拉了超過10年。盛事適宜有延續性,體育比賽是最好的盛事,可惜香港缺乏場地,近年較具規模者算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馬術比賽及今年的世界盃場地單車賽香港站,兩者的共通點是香港能提供良好的場地。

體育以外,涉及場地的還有藝術表演,如歌劇、演唱會等。大家在倫敦或紐約不難找到不同的歌劇節目,原因是有好的場地,有了場地,便有主辦者、有觀眾,時間久了,便形成一種文化、一個固定的群組,可以吸引當地或外地的人前來。澳門也想打造這種文化,有恆常的表演如水舞間,也持續地找來香港的藝人表演,可惜澳門本身的人口不多,而且與賭業關係太密切,故效果沒有紐約或倫敦般好。

本地演唱會有望增加海外過夜旅客數目,前提是要解決大型場地不足問題。

演唱會具吸引力 場地決定盛事規模

演唱會其實也是盛事,數月前黎明第一場的露天演唱會因為消防問題而取消,原來有不少歌迷是來自內地及東南亞一帶,可見頂級藝人的威力;較近期的有徐小鳳及張學友,兩位都是香港殿堂級歌手,每場吸引過萬名觀眾入場,當中有多少是國際旅客尚待統計,但肯定比起不少盛事基金贊助的項目高得多。其他還有郭富城的15場、鄭秀文的8場演唱會,散場時已11時多,非本地的觀眾會住在酒店,帶動了過夜旅客的消費。

明年1月的「周杰倫2017地表最強世界巡迴演唱會—香港」,號召力不容懷疑,一票難求,但周杰倫來自台灣,這類演唱會是旨在滿足香港歌迷居多。況且,與在1983年啟用、只可以容納萬多人的香港體育館相比,正在建造中的台北大巨蛋足可容納4萬人,又是場地決定盛事規模的明證。

這次Formula E絕對屬國際級盛事,有國際級體育電視台Fox Sports轉播,門票也已一早賣清,贊助商的名單更可謂陣容鼎盛—商界不會無緣無故贊助一些無作用的項目,故雖然這是第一次,已可見其吸引力。

政府這次十分樂意支持Formula E,除了是因為來自鄰近地區的競爭,以及多年以來在旅遊上的表現未如理想 (雖有大量內地客來港,卻非國際旅客),也許他們還記起了一件事:從1960至1990年代初,香港的小型賽車運動也是東南亞地區的領導者。當時,很多來自不同地區的職業賽車手,例如菲律賓、新加坡、印尼和泰國的車手,都會前來香港購買賽車裝備。那時候,香港國際小型賽車格蘭披治大賽是最有名氣及全世界最高獎金的小型賽車賽,可惜因空氣和噪音污染問題,經過了從未間斷的27年後,香港小型賽車會終於1993年在香港維多利亞公園舉辦了最後一場國際小型賽車格蘭披治大賽。之後,比賽移至內地舉行,香港失去了一項真正的盛事。

真盛事值得支持 惟需認真計算效益

23年後的今天,Formula E這盛事在港舉行,為配合此勢頭,在7月中至8月初時,機場亞洲博覽館有一條650米的小型賽車賽道,圈速最快的車手可獲得Formula E 門票 2 張。可見賽車不只是比賽,更是一項產業,參與者不只是車手,大眾平日亦可以練習及娛樂。

盛事肯定有其經濟價值,問題是可以吸引多少人前來、有多少是額外帶來的旅客、帶來多少額外的消費,這些都是需要較為準確的預測及評估。香港需要真正的盛事,需要舉辦盛事的場地,只是某些盛事基金曾經贊助的所謂盛事是假盛事,才令大家對盛事產生錯誤的理解。

香港的勢頭不差,如果舉辦的盛事得宜,它對香港將會產生相當正面的經濟影響,令香港更國際化而不是內地化。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