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答風波.拆局】建制中人:財爺陷窘境因犯兩錯誤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盛傳將會「衝紅燈」參選特首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12月5日)出席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時,拒絕回答4名被政府提出司法覆核的議員提問,令民主派和建制派都大惑不解,究竟整件事的真相如何?
據了解,曾俊華是在上周末,主動就出席立法會時應否回應相關議員徵詢律政司取意見,而律政司的回覆是林鄭月娥在10月底給予主法會主席的信件,即當時應對青年新政梁頌恆和游蕙禎時的立場,結果鬧出一場「拒答議員風波」。有建制中人分析,曾俊華在事件中至少犯下兩個「錯誤位」,令自己陷入今日的窘境。

曾俊華昨日表示,由於政府正就四名議員的資格提出司法覆核,故不會回應有關議員的提問。(吳鍾坤攝)

曾俊華昨日出席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開場發言時,一字一句讀出擬定的文稿,指根據律政司的意見,由於政府現正就4位立法會議員劉小麗、姚松炎、羅冠聰及梁國雄等人的議員資格提出司法覆核,所以在法院作出判決之前,他會跟從早前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同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發出的信件,不會回應這4位議員的提問和意見。但下午政府口風急轉彎,林鄭月娥更指會回答所有議員的提問,曾俊華被政府高層「跣」的揣測四起,特首暗戰白熱化的陰謀論更不脛而走。

林鄭月娥在10月31日曾去信梁君彥,表明在法庭有裁決之前,政府公職人員並不會回答游蕙禎等未宣誓議員的問題。(資料圖片)

錯誤理解林鄭信件

知情者透露,曾俊華知道昨日需出席財經事務委員會回應議員提問,故在上周末預先主動向律政司取法律意見,從而決定如何應對被港府司法覆核的四名議員提問,而律政司的回覆,就是林鄭月娥10月31日及11月8日致主法會主席梁君彥的信件。記者翻查信件,林鄭只在信件中稱由於青年新政梁、游二人當時尚未宣誓,而事件已進入司法覆核,同時劉小麗亦未宣誓「故公職人員在出席立法會或其他委員會會議時,只會回應已依法妥為作出立法會誓言的議員的問題和意見」。故此,曾俊華在昨日會議上讀出的聲明,明顯是理解錯了林鄭月娥發予梁君彥的信件內容。

梁振英今日稱不至於不回答議員提問,與曾俊華昨日說法截然不同。 (江智騫攝)

照本宣科自陷困境

曾營中人認為,曾俊華作為管治班子一員,若不跟隨律政司意見或事前不徵詢意見,會給人自行其是的印象,有違政治倫理,不管如何做都會跌入這個無可避免的「陷阱」。不過,許多建制派中人並不是這樣想,認為曾俊華之所以落入今日的被動處境,皆因他犯下兩大錯誤。

首先,曾俊華作為財政司司長、港府最高層級政治官員,對四名被港府司法覆核議員的處理,應有自己的判斷,根本毋須問律政司意見,特別是法庭尚未對政府的司法覆核申請作出批准,「稍有常識都知4人仍是議員身份,毋須特別處理」。

再者,即使律政司提出意見,曾俊華亦應知道今日的情況與信件提及的情況不同,因為信件中指明因當時梁頌恆、游蕙禎和劉小麗都尚未正式宣誓成功,所以公職人員才不回應他們的提問及意見,但昨日劉小麗、姚松炎、羅冠聰及梁國雄都是已宣誓的議員,不能相提並論:「曾俊華沒有思考過濾,照本宣科,不撞板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