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家暴母親吸毒 隱蔽少女靠寵物走出陰霾:我可以選擇如何活着

撰文:李澤民
出版:更新:
前隱蔽青年 - Agnes
我們不能選擇出生的背景,但並不代表你不能活得更好。
前隱蔽青年 - Agnes

Agnes,因為家庭環境、學校支援不足,曾選擇隱蔽生活接近一年。後來得社工介入,並轉介她到初創企業 - Pet pet 同學會進行實習。透過實習機會,Agnes重投社會,更希望成為寵物美容師。Agnes表示,讓她脫離隱蔽生活的最大動力,是企業導師的接納和包容。

隨疫情持續及停課等因素,青少年在疫情下被迫留在家中,減少社交接觸,更容易與社會脫節。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於2020年初期復課階段,曾向深水埗12間中學的駐校社工發出問卷調查。有超過4成社工反映,學生的上學動力及出席率,較疫情前有輕微惡化迹象。

根據香港大學2015年公布的一項研究,香港12到 29 歲的青少年人口中,大概有2%,即約40,000人處於隱蔽狀態。但因隱蔽狀態青年不容易接觸,有部分個案的隱蔽年期長達5年才獲轉介。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社工 梁曉翠。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社工 - 梁曉翠表示,隱蔽本身並不是一種病態,相反它是年輕人在面對成長不同負面經驗及挑戰時的一種回應。而現時,政府並沒有為專門的隱蔽服務提供恆常資助,有時限性的計劃,往往令持續和承托服務上受到制肘。政府若能為專門的隱蔽青年跟進服務提供經常性資助,才能更有效及穩定地支援這群青年人。

Pet Pet 同學會創辦人之一 - Angela認為,動物有善的工作環境,讓隱蔽青年感到安全,從而更容易踏出第一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