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水與故鄉|淺嘗別國家鄉濃湯 文化國際滋味的深度|司徒衛鏞

撰文:司徒衛鏞
出版:更新:

大概70年代,青蔥的我身在北美,本打算繼續升學,一位美國好友,力邀我到韓日發展,加盟他的出版社。受不住豊薪厚職,加上自知不是讀書材料,終答應移居漢城,當出版社的美術總監。我以為有優越的條件和特權,可享受天上人間的生活,豈料當日的漢城,並非今日的首爾,碰上仍處朴正熙的極權軍法統冶,人民生活可以貧苦到不能想像。
文:司徒衛鏞 | 原題:等你歸家的湯水

我是外來的Expat ,享有很多特權,例如可隨意進出一些平民的禁區,午夜宵禁前不用回家,也不用吃混著沙石的糙米,即使這樣,為了安全我下班後也不願外出,寧願躭在屋邨的別墅聽音樂,或在會所看電影和進餐,由於居所屬於美軍官管核範圍,一切起居生活有如在美國,見鬼多過見人,完全沒影響生活的質素。

但唯一令我煩惱是幾乎所有食物都離不開朝鮮泡菜 Kimchi,即使我食西餐,食意粉飲羅宋湯,都有陣泡菜的味道,老實說,當年的泡菜味是頗惡頂,而我一天到晚到那處都像脫不掉泡菜的氣味,這陰影直留到今天,始終對韓菜仍帶點成見。當年韓國的資源貧乏,韓牛當年是極品,除達官貴人沒多少人能食到。韓人喜食烤肉,但韓牛珍貴當時屬奢侈食物,一般百姓根本負擔不起。記得當時常被招呼到當地的名店,我常點 Bulgogi 因這是我最早認識的烤肋骨肉,也是我最早識讀的韓文。

+5

蔘雞湯:韓人喜熱天飲

韓國冬天冷起來不是開玩笑,天寒地凍我最喜歡飲蔘雞湯(삼계탕),愛其禦寒兼沒泡菜味。傳統蔘雞湯用整隻童子雞,腹中釀入糯米、紅棗、薑蒜和人蔘,以長時間燉煮而成。奇怪是韓人卻喜熱天去飲蔘雞湯,尤其在三伏天有飲參雞湯進補的習俗,認為在炎熱的天氣下吃,體內不好的東西會隨汗水排出,讓人蔘雞這樣滋補的東西墊底,才有益身體健康。現在疫情嚴重,我常存備多盒蔘雞湯,方便又好味,勝過叫外賣。

冬陰公:甘之若飴

至於重口味莫如冬陰公,是著名的泰國酸辣湯,最常見的烹調法是加蝦和草菇,再以魚露調味形成乳狀質感,我特喜用大頭蝦,貪其多汁多膏,這個湯辣多過酸,以前去泰國必飲,是其中泰湯代表作。另一個不錯的酸辣湯在貴州,記得某年受客戶欵待去貴州遵義的烏江,特要我嚐嚐當地著名的水煮魚。以烏江鮮活的野生大口鰱魚來做火鍋,烏江魚出名是真正的野生魚,肉質細膩嫩滑甘鮮,味道純正,加上遵義特產朝天辣椒,一定要用滷水豆腐一起燉,這樣才可提魚鮮。眼見一大鍋深紅血色的滾湯,未飲已冒汗,像辣得要命,雖然吃到大汗淋漓但卻甘之若飴。

馬賽魚湯 (bouillabaisse):被稱為世界三大湯頭之一,除了種類混雜的魚外,還必須加入橄欖油、洋蔥、番茄、番紅花和柳橙皮等。(網上圖片)

法國馬賽魚湯:盤子裡的大海

西式湯我的首選毫不猶豫是法國馬賽魚湯 Bouillabaisse,我們譽之為海龍王湯。靠海吃海這海鮮濃湯是反覆以同一鍋子燉煮,使湯汁集結了所有海鮮食材的精華,算是法國料理的國寶級美食。馬賽魚湯是裝進「盤子裡的大海」,是法國人的驕傲。馬賽魚湯登上許多國際名廚的餐桌。不管是傳統版或改良版,都有自家的馬賽魚湯做法。但馬賽人有一套《馬賽魚湯憲章》去規範,那種做法才算是正宗。另一欵令我開胃的海鮮湯是三藩市的周打蜆湯,每到舊金山我例必去漁人碼頭逛,順道吃出名用自然發酵的酸麵包(Sourdough Bread),盛裝濃稠的周打蛤蜊濃湯,還有很多名店提供不同的海鮮,都很有風味。

飲湯一般最好熱騰騰盪口最夠味,如飲老火湯、燉湯到蔘雞湯如是,但也有例外,有些湯宜凍飲,如西班牙凍湯 Gazpacho,是西班牙在夏天常見的涼菜,呈液體狀也算是湯。此餐湯源於西班牙南部的Andalucía,已流傳過千年,以前只有白色,勞工為了不想浪費隔夜麵包,便將麵包浸濕後,加水、大蒜、橄欖油、白醋、和杏仁等混合做成。最初這冷湯只是低調的料理,直到60年代,開始有人將之變成時尚料理的一部份,供作前菜、伴餐小食、Tapas等才流行開來。到現在,有以番茄為主的紅色凍湯,也有以大蒜和杏仁為主的白色凍湯,叫Gazpacho de ajoblanco。

湯也講求配搭,你到皇后、太平館食焗豬扒飯,自然想起港式羅宋湯,配日本菜有味噌湯,味噌都有不同味道,赤味噌口味濃合配肉類料理,白味噌口味較醇厚,合配海鮮料理,淡色味噌濃淡適中,反而合適做拉麵的湯底。味噌湯一般都較簡單方便,有些講究的湯包都不錯,一包裡就有齊4種配料味道,有油豆腐、豆腐、昆布和蔥,4款各有特色,只需用熱水沖泡,就變成味道溫和、暖胃的味噌湯。

這處的北方不重視湯水,我們南方人吃飯要有菜有湯才像樣子,但北方人大多數吃飽子饅頭,配各種五穀雜糧稀飯,不重視湯認為沒啥意思,他們吃餃子也不放湯,有別我們的雲吞,那碗上湯才是精華,也從上湯中看出麵店的斤両。他們看廣東人燉這樣煲那樣,隨時要花半天去熬出來,燉出來的湯有時還黑麻麻,他們看到已皺眉。不獨廣東靚湯如雲,江南料理也有個好湯叫「醃篤鮮」,源自徽菜後流傳到江南,成為江浙菜,這湯很清簡,有醃肉的鹹香、鮮肉的柔嫩、腐皮百頁結的豆香加上冬筍的清甜。以文火慢燉,湯色越乳白滋味越濃厚,不用加鹽或味精等任何調料,湯頭已濃郁鮮美,非常可口。

廣東人大概是最愛飲湯的一個族群

要談湯的學問實在太多太深奧,可能寫多幾本書都講不完,廣東人大概是最愛飲湯的一個族群,不少家庭每晚開飯都幾乎例牌有三餸一湯,香港人常飲老火湯,五花八門的湯品,不但味美鮮甜,也講究食療養生,隨季節轉變,不同時間要飲不同的湯,光是「燉湯」、「煲湯」或「滾湯」已有很大區別,「煲三燉四」,四季都用湯水去滋補調理養生,製作的時間用的火候,材料的大細多少,先後配搭都可以很講究,這大學問在我們來說已是藝術,當中蘊藏著無窮的飲食大智慧,一湯之水盡是精華所在,均濃縮在一碗湯裏。我屬於無湯不歡一族,回想起家母從前那句口頭禪:「得閒記得返嚟飲湯」,我常作耳邊風,一天到晚在外事忙,聚少離多錯過不少老人家的心意,除了那雋永的老火湯,當然還有共聚的時光,留下的,是永遠的傷痛!

後記:我承認屬於無湯不歡,有段長時間,曾日日老火湯,在外必叫一煲,在家也煲到不亦樂乎,還落足重料,好似煲藥經常一煲濃成一大碗。問題終降臨,不管肉湯、魚湯、雞湯、火鍋湯等,湯中必含有大量高嘌呤(Purine),嚴重影響健康,尤其很多時湯放入內臟肥肉骨頭等,更是高危指標,結果要花很長時間去清除這些「垃圾」,享口福之餘也要注意身體的。

(本文轉載自作者Facebook帖文。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作者簡介|司徒衛鏞,專業商業設計及形象顧問、資深多媒體創作人;廣告片導演及監製,曾應聘在海外各地攝製廣告,屢獲外國專業奬項;電影美術指導,曾獲香港電影最佳美術指導金像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