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翠珊何必不戴頭巾?這不等於宣示女權!

撰文:方蘅
出版:更新:

近日,英國首相文翠珊訪問沙特阿拉伯,沒有根據外交部的建議戴上頭巾,惹來人們議論,有人猜測這是宣示女權。
作為國家元首,出訪他國穿著富有當地色彩的服飾是入鄉隨俗、表示尊重對方文化的表現。比如出訪中國穿件紅色的衣服,出訪中東戴上頭巾,這些服飾上的講究,都是行程中的點綴,有示好之意。

英國首相文翠珊訪問沙特阿拉伯,沒有根據外交部的建議戴上頭巾。(視覺中國)

其實,頭巾作為衣飾是很有特色的,到了中東,穿上黑袍、戴上黑頭巾拍的相片,別有韻味,在臉書贏來不少個讚;到絲路買一塊漂亮的彩色頭巾,沿途可戴着作為裝飾,回家收藏起來,偶爾也拿出來觀賞。在此想說的是,頭巾是很不錯的一種服飾,世界各地都有很多女性戴頭巾。作為國家元首,如果出訪中東時,也戴上頭巾,會令當地人倍覺親切,自己也體驗一下異國風情,實在是很好的事,故此,成為外交慣例也是一個好的慣例。

文翠珊打破戴頭巾的慣例,令人聯想到歐洲各國禁止伊斯蘭服飾的事。近年,在反恐的氛圍下,歐洲各國對伊斯蘭仇視日深,甚至將伊斯蘭的服飾諸如罩袍、頭巾,都當作納粹服飾一樣,說成是奴役女性、對人類尊嚴的漠視,要予以禁絕。

其實,大多數伊斯蘭都是和平善良的,實在不必敵視。在伊斯蘭地區,女性地位普遍偏低是事實,但這也不是變換服飾所能改變。服飾千姿百態,給它們賦予意義的是人。更何況,即使是同一種服飾,不同的人也予以不同理解,賦予不同的意義。好像布堅尼泳衣,發明者說它代表自由、幸福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它也的確可以使伊斯蘭婦女在不妨礙宗教信仰的情況下自由暢泳;可是,反對的人卻說它違反現代社會價值。每種服飾都有存在的價值,而我們可以賦予它美好的意義。我們要改變的不是服飾本身,而是服飾背後的意義。

或許,文翠珊今次不戴頭巾,是要順應現時歐洲反伊斯蘭服飾的大潮。然而,這實在是排斥異域文化的風潮,不同於包容、多元的價值取向,並不值得鼓勵。

當前,歐洲文明與伊斯蘭文明衝突日深,彼此指責、否定,只有加深裂痕,帶來更多的仇殺,令世界更不安寧。或許在歐洲人眼中,伊斯蘭文化有種種不足,很想將之改變,但在伊斯蘭來說,歐洲文化又何嘗順眼?不要看見對方眼中有刺,就忘了自己眼中有樑木。要維持自己的價值觀,先要以友善的態度對待異質文化,與受該等文化影響的人加強交流和理解,這樣方可從中更堅定自己的價值觀,也得到對方的尊重。否則,追逐野獸的,自己也會變成一隻野獸。

再想想,若說服飾奴役女性,或成為人的桎梏,每種文化都有這種元素,好像西方的高跟鞋不就是嗎?何必那麼針對伊斯蘭的頭巾、罩袍呢?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